济宁实施“文化+”系列行动,优质资源继续下沉
群众家门口乐享“文化+”福利
2017年0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级文明单位代表领奖。
     本报济宁2月13日讯(记者 黄广华 汪泷) 13日,全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暨第一届全市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召开。根据2017年全市宣传文化工作部署,济宁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将继续加强组织协调,发挥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积极策划一系列的活动、项目,让产业发展活起来、文艺创作活起来、群众文化生活活起来。
  济宁作为文化资源大市,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文化+”系列行动,推动文化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加强文化企业、项目、园区(基地)“三大载体”建设,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领域、优秀企业、优质项目聚集,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同时,今年全市各级文化宣传部门仍会继续聚力精品创作,通过加强规划引领,紧紧抓住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建军9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早谋划、科学制定全市重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组织力量开展集中攻关,力争更多作品入选全国全省“五个一工程”。
  在群众文化生活方面,目前济宁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下一步就是如何管好、用好。今年,全市要继续常态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等活动,把优质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
  济宁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未来全市将通过精心塑造推介济宁城市形象,让外界更好地认识济宁、感知济宁,提升“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文化济宁”城市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