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业招商体系,青岛这样做
由政策优惠型、政府招商型为主向环境优化型、资本运作型4个并重转变
2017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目前,青岛市已初步形成 “57条政策措施+30个专业招商团队+千企招商大走访”为核心的新型现代产业招商政策体系,加快推动招商引资理念由政策优惠型、政府招商型为主的二元化传统招商模式,向环境优化型、资本运作型的现代产业招商创新模式提升,引导各类资金投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25条奖励政策
力度空前

  在政策体系方面,出台《青岛市加快实施现代产业精准招商行动计划》,32条政策措施涵盖六大方面。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青岛市实施现代产业精准招商政策措施》,由25条具体政策组成,涵盖改革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完善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激励机制、发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研究更加灵活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等九个方面。
  其中,政策支持和奖励力度空前。比如,对引荐世界500强企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引荐人,每个项目落户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资金;对在青岛市新注册的总部企业,最高给予4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为加快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对在青新设立和新迁入的法人金融机构,给予最高1亿元的一次性补助。
  支持总部企业做大做强,对青岛市认定的总部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高层次人才引进,对青岛市新当选和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每人奖励500万元,顶尖人才及团队来青岛市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
组建30个专业团队
定向招商

  为建立现代产业精准招商工作体系,青岛市按照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特色领域,首次成立30个专业化联合招商团队,负责研究产业发展招商政策、组织专题招商活动、统一协调专业招商中的部门和区市开展联合招商工作。目前,各团队牵头单位已开始制定本领域的工作方案,研究产业发展招商政策。
  从实际到账外资成效来看,新设立及增资的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全市新批及增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54个,实现合同外资52.7亿美元;实际外资主要来源地区日本、韩国、德国稳定增长;三次产业利用外资保持协调增长,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千企大走访”
上门服务

  今年4月,青岛正式在全市启动“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近千家重点内外资企业,都迎来了市区两级政府有关单位的上门走访服务。
  走访活动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开展,一条主线是梳理境外世界500强及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央企百强、省属重点国企,民营企业500强等名单,根据青岛产业规划发展方向,形成涵盖881家企业的招商走访名单。
  另一条主线是确定目前在谈、待建、在建的重点内外资引进项目60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共215个、投资总额271.3亿美元,总投资3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共391个,投资总额8172亿元。
  迄今,各区市及相关部门累计走访3385次,走访企业3056家,促成新增签约项目448个。
(综合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