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涝洼地变身浅水藕池
下一步将发展水上生态旅游,带动贫困户致富
2017年08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仁风镇贫困村变涝洼地为浅水藕池助力扶贫。 温建坤 供图
     本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温建坤 记者 梁越) 为帮助仁风镇前乔村脱贫,2016年村两委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引进浅水藕项目,本项目第一年的收益大约2.6万元,80%用于对本村部分贫困户进行分红帮扶,剩余20%留作村集体后期维护和服务公益事业支配。
  据悉,仁风镇前乔村地势低洼、盐碱,多年来依靠引黄灌溉种植水稻避碱防涝,形成了良好的引黄灌溉条件。近几年,由于受黄河上游调沙的影响,仁风镇当前的水利条件已无法满足水稻种植,大部分农户已将曾经的水田改为旱田,村集体经济除去承包出去的26亩盐碱涝洼地外,无其他经济来源,2014年被评定为省定贫困村。
  为了摆脱贫困的状态,2016年前乔村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根据该村盐碱、涝洼地多的实际,大胆提出了通过利用盐碱、涝洼地进行浅水藕种植,进行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想法。
  “浅水藕适应性强,不受地形的限制,投资少、病虫害少,较其他蔬菜污染轻,受不良天气影响小,栽培简便易管理,经济效益可观,前乔村正符合这些条件。”仁风镇王让管区负责人张训波说。
  为了使这种想法变成现实,负责人及时组织村内的部分贫困户到章丘、商河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并在包村“第一书记”的指导下,将浅水藕种植项目成功申报为县级扶贫项目,申请县级扶贫资金25万元。
  此外,村委会自筹7330元,共计257330元,用于项目建设。村集体对外承包出去的26亩盐碱、涝洼地到期后及时收回,解决了浅水藕池建设用地问题,并积极协调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配齐电、水、路等设施。
  经过高标准的工程建设,建成藕池8个,种植面积约20亩,仁风镇南部浅水藕种植基地初现规模。
  “下一步,我们将引导村民进一步完善藕池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多种形式的浅水藕种植养殖,必要时,成立浅水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种养殖规模,开办农家乐,发展水上生态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仁风镇扶贫工作分管负责人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