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茶
2017年08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个喜欢听评书和广播的高中女孩,热衷于环保并为此付出许多努力。一旦选择坚持便不会轻易放弃,不算乐天但始终相信奇迹和希望,不算活泼但始终向阳。
   青岛二中  2015级2班  王子侬
我眼中的我
  在伊拉克卡尔巴拉,当地清真寺的主管请余秋雨喝只有几根茶梗沉在玻璃盅底的茶时顺便问了一句:“你们中国,有茶吗?”
  当时余秋雨当作没有听见,把脸转向窗外的云天。我想,他那时的心情便是我看完《千年一叹》时的心情,复杂得无法用文字形容。千年一叹,一叹千年,人类最初的文化历程,千年积淀更迭,如今回眸,竟然只能浓缩成一声长长的叹息。
  所幸,中国有茶,还有绵延千年不曾断层的文化。
  “文明太不容易,真该好好珍惜。”在余秋雨总结中华文明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的五点原因中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文字和中庸之道。
  想到文字,想到统一了文字的秦始皇。自他之后,什么都可以被彻底地摧毁,一如焚书、屠城、灭族,但是文字不会。即使少数民族甚至外来国家,都被中国文字融合转化。于是中国的中学生可以自己读懂《左传》,而最顶尖的历史学家也要对着楔形文字皱眉。中华民族的文字好比茶,中国人在,中国文字就不断绝,茶树在,茶香就会常常飘起。
  中国的中庸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消亡的古国用遗址和现状向我们证明,“要讲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而中国,一直追寻着这种中庸和自然。正如茶,茶在欧洲是贵族的饮品,加糖加奶配甜点,而中国不是——茶叶,水,足矣。不用其余渲染,最贴近自然的方法却能品出最真的味道。
  中国有茶,清苦的味道里忧思纷杂。
  《周易》有云:“变则通,通则久。”现在,中国作为仅存的古文明,情况并不容乐观。顶着国内外巨大压力、面对中国复兴征程的我们,是否会渐渐麻木而不自知?是否会重蹈他人的覆辙?
  但望终有一日,每个中国人不必面对来自同样是文明古国后代问出的类似“中国有茶吗?”的问题。那时,每个中国人兼有着过往的从容和彻悟、眼下的刻苦和变通以及未来的忧患和自信。那时,所有的文明退去浮躁,河清海晏,各自安稳。
  中国有茶,有我深爱的一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