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时光飞逝,我们期待明天
千余名读者致信“时光邮局”,写给2020年的自己
2017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3日讯(记者 邱明 白雪) 本报启动的“时光邮局——写给2020年的我”活动,倡议读者写下心语心愿,通过多种渠道寄送给齐鲁晚报,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千余名读者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致信给未来的自己。   
  临沂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家推出“农民工一元公寓”。12日下午,这里的工作人员准备了200多份信封和邮票。“大多数民工兄弟白天都在外干活,晚上回来后他们可以找宿管员取用。”服务中心主任徐杰介绍,上午十几名没外出找活的农民工在活动室看报纸时,看到时光邮局的介绍很感兴趣,便谈论起3年后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来自枣庄市山亭区的邱大锁,两年前到临沂打工并入住一元公寓。“多挣点钱,一个月最少能干25天的活。”邱大锁的儿子今年读初二,3年后他该给儿子准备大学学费了。目前他打零工每天的工钱在120元到150元之间,如果25天有活干,他每月就能给儿子攒下3000元。
  在临沂圣博康复医院,医护人员同样为入院患者准备好了信封和邮票。这家医院以辅助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为主,每年收治各类患儿260余名,为患儿义诊800余人次。院长王晓东最先写下自己的期盼:希望每个小家伙都能从这里健健康康地回家。
  年轻大学生喜欢尝试多样化的途径。临沂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在交流群内发布时光邮局的相关链接后,得到了在校同学的积极响应。与其他群体不同,他们更愿意通过邮箱、手机客户端表达心愿。12日晚,400多名参加这个活动的学生聚集到自习大教室,交流自己的感受。“我期望3年后能顺利考研,继续深造。”该院大一学生刘洁,幼年不幸遭遇火灾失去双手。在求学路上,她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她选择以“助人、自助”为价值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就是想用自己的学识把爱传递下去。她期望3年的专科学业结束后,自己能考研,可以有更多的知识回报社会。
  泰安七里小学和御碑楼小学的老师,也带动近百名学生积极响应,其中包括一年级刚刚学会拼音的小朋友。“我一直是齐鲁晚报忠实的读者,现在带领着全班学生参与这个活动。想象着孩子们再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就该上初中了,那应该是一份非常棒的新年礼物。”御碑楼小学五年级3班的梁兴涛老师说。
  不仅山东本地的读者对活动反响热烈,外省的部分网友通过齐鲁壹点和齐鲁晚报官方微博等新媒体途径,了解到活动后,也参与了进来。比如,贵州的高中生高如意,在齐鲁晚报官方微博看到这个活动后,就非常感兴趣,他也写了一封信,想纪念时光的流逝,寄语给2020年的自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