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做非遗小达人
本报小记者学习刻葫芦画
2017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荣成11月13日讯 11日上午,本报小记者来到鑫鑫大厦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老师学习葫芦画。
  “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因此老百姓一直把葫芦视为吉祥物。“葫芦画是在葫芦这一载体上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富贵平安、延寿绵延、多子多福等美好愿望。”葫芦比较难上色,颜料需要调得粘稠些。”陈老师一边讲授画葫芦的技巧,一边演示。
  在了解葫芦画的历史传承知识之后,小记者们也拿起画笔,在葫芦上画了起来。不少初次接触葫芦画的小记者掌握不好颜料和水的比例,重画了好几遍,葫芦也跟着洗了好几遍“澡”。看到小记者们犯了难,陈老师手把手地教起孩子们。没过多久,葫芦们终于穿上五颜六色的外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