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聚焦

A06版:壹读·聚焦

A07版:壹读·济南

A08版:壹读·暖闻

A09版:产经

A10版:动向·国际

A11版:青未了·人文周刊

A12版:青未了·人文

A13版:文娱·影视

A14版:乐动·篮球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E01版:今日长清

E02版:今日长清·政法

E03版:今日长清·专题

E04版:今日长清·城事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

J03版:今日烟台

J04版:今日烟台

M01版:今日油田·01

M02版:今日油田·02

M03版:今日油田·03

M04版:今日油田·04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资讯

R03版:今日日照·体彩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专版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新闻

Z03版:新闻

Z04版:新闻

珍贵老照片再现圆明园图景

齐鲁晚报     2021年02月26日
  1922年拍摄的大水法和远瀛观遗址
  文殊菩萨骑青狮像,为仅存的四张正觉寺山门以内的照片之一。
  谢满禄1882年前后拍摄的长春园宫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静整理

  北京正觉寺文殊菩萨全身是何模样?百余年前圆明园顺木天、鱼跃鸢飞等建筑群未被摧毁前的照片是何人拍摄?这些问号对圆明园研究者和游客来说一直是个谜。近日,“圆明园发布365张老照片”的新闻登上热搜,这些照片大多数为首次向公众展示,涵盖了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的相关建筑。其中,圆明园管理处首次发布的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片拍摄于1920年代,极具学术价值。
  24日,圆明园管理处在正觉寺举办圆明园老照片发布会,现场发布365张珍贵老照片。其中,一张超大幅的文殊菩萨全身像被放置于正觉寺最上楼门口。这张照片来自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在圆明园老照片发布会上,他正式将这张照片的电子版捐赠给圆明园管理处,由圆明园档案馆收藏。
  任职于圆明园管理处的刘阳是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也是圆明园流散文物研究和圆明园影像学的开创者之一。据刘阳现场向媒体介绍,他收藏的这张照片拍摄于正觉寺文殊亭内。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因文治武功卓著,常常被外藩王和外国使臣尊奉为文殊菩萨,乾隆本人也对文殊道场尊崇有加,故在圆明园正觉寺建了一座文殊亭并供奉文殊菩萨,但1860年之后,军阀混战时期文殊菩萨像被毁,也没有留下图像资料。
  这张老照片上清晰可见文殊菩萨骑青狮像,总高3丈,左右站立两个小童,左为狮奴,右为韦陀,皆高八尺。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质包金,狮与两个小童均为五彩拨金,底座是汉白玉石台。刘阳介绍,该照片为仅存的4张正觉寺山门以内的照片之一,可验证史料记载准确无误,也弥补了学术的空白,对研究、复原正觉寺文殊亭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这张文殊菩萨全身像照片,圆明园还发布了300余张老照片,涵盖了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的相关建筑,这些罕见的老照片多是刘阳从世界各地收集的。
  1860年,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后,虽然渐渐地变为一片废墟,但在此期间,不少摄影师携带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照相设备对遗址进行拍摄。这些摄影师包括中国香港摄影师赖阿芳、德国摄影师奥尔末、法国人谢满禄、瑞典人喜仁龙,这些早期影像也成为圆明园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其中颇瞩目的一位拍摄者是法国人谢满禄。1880年8月,赛玛耶伯爵以法国公使馆秘书的身份来到北京,在北京居住了四年。1882年,他被任命为领事馆代办,此时这位伯爵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谢满禄。
  谢满禄在京期间曾经拍摄过大量北京地区历史古迹的照片,其中包括圆明园木构建筑照片。《西洋镜下的三山五园》一书,对谢满禄拍摄场景有详细介绍:赛玛耶伯爵在1882年前后对长春园宫门、海岳开襟建筑、法慧寺琉璃塔、西洋楼谐奇趣、方外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西门、圆明园舍卫城、濂溪乐处知过堂、断桥残雪、鸿慈永祜华表、宫门等处进行拍摄,是目前已知拍摄过圆明园木构建筑在1900年被彻底破坏前遗存最多的一位摄影师。
  比如,谢满禄于1882年前后拍摄了长春园海岳开襟。当时此建筑尚保存完好。该照片是谢满禄登上海岳开襟岛进行拍摄的,是目前发现的仅有的海岳开襟被毁前的木构建筑照片。
  同时,谢满禄在1882年拍摄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木构建筑照片,“几乎改变了圆明园的摄影史和建筑史”。在这组照片被发现之前,学术界一直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圆明园虽然被毁,但仍然是皇家禁地,西方摄影师无法涉足,他们的活动范围只能在西洋楼地区。但谢满禄不仅进入圆明园区域,而且随行人员数量很多(至少六人)。以照片为线索分析,他们从长春园宫门进入,拍摄西洋楼后,一路向西,拍摄范围几乎贯穿了整个圆明园。其中,他们拍摄了许多木构建筑照片,这些建筑虽然躲过了英法联军,但没逃过十几年后1900年的“庚子事变”。因此,谢满禄的照片成为了研究这些建筑毁坏变迁唯一的依据。甚至,对于那些传说中有争议的建筑,他的照片成为了无可辩驳的“铁证”。
  这些老照片清楚地呈现了这些建筑都还未被彻底破坏之前的状况,打破了以往圆明园的中式建筑仅停留在文献记载或是画作中的呈现方式,让人可以一睹皇家园林曾有的辉煌气派。圆明园老照片不仅有助于圆明园历史、建筑、园林等方面的研究及相关建筑的维修和恢复,还对寻找和确定流散文物的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照片翻拍于《圆明园旧影》(刘阳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