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见,伟大的电报
  • 2013年07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7月14日,印度数千人争发电报留念。
□本报记者 王昱
  14日,冷落许久的印度电报营业厅突然接待了数以千计的顾客。因为15日起,全印度所有电信公司将终止电报业务,有着162年历史的印度电报业自此成为历史。 
  其实早在2006年,在电报的故乡美国,最后一家经营电报的西联国际汇款公司就宣布停止电报业务。因为人们不用电报已经太久了,停业公告直到登出一周后才被一些人注意到。
  人们早已忘却了人类社会在迎接这项发明时的热烈与疯狂——1858年,电报发明之初,《纽约时报》曾经断言“在人类征服物质世界的一连串重大发明中,电报无疑是最重要的。”
  缘起:
一个19世纪的“乔布斯”

  莫尔斯的经历其实跟苹果公司的缔造者乔布斯有些相像,醉心于艺术,而成就于发明。

  19世纪中叶的西方,随着蒸汽机车技术的不断改进,欧美各国掀起了大规模的修筑铁路热潮。但问题随之来了——列车运行速度快,要想不追尾,必须保证在各站之间做好调度,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跑得至少比火车快的通讯系统。
  很久之后,有科学史家这样解释19世纪铁路运输的这一窘状:当运输的速度第一次超越通讯速度时,人类患上了一场“社会瘫痪症”,这种瘫痪是史无前例的。然而,一个发明即将把这个史无前例的病症变得同样后无来者,因为它将把通讯的速度一下子提升至宇宙的极限——光速。这个发明便是电报。
  耐人寻味的是,这样划时代发明的发明者,竟是个前半生对科学一窍不通的人。他名叫莫尔斯,是个画家。41岁时,有一次在邮轮上他听别人讲电磁铁原理,突发奇想觉得这个原理可以用来通讯。对电磁学两眼一抹黑的莫尔斯找来著名科学家约瑟夫·亨利,一边向他请教原理,一边现学现卖地发明电报机。仅用了12年时间,第一台电报机就在1844年诞生了。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发明”的电报,竟然如此轻易地诞生在连“民间科学家”都算不上的莫尔斯手中,不免让人大跌眼镜。其实,发明电报确实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术背景,其所需的技术早已准备好了——产生直流电的伏打电池早在1800年就发明了,1820年奥斯特和安倍又发现了电磁场,而莫尔斯的合作者亨利则在1831年就发明了继电器。莫尔斯所做的,不过是把这些技术整合在一起。
  其实,早在莫尔斯之前,就有不少人发明过类似电报的装置。但为传输繁多的信息,他们的想法都是增加导线数目——用少则8根多则40余根电线传输不同的字母和符号,这种“电报机”因设计庞杂、维护困难,注定只能做实验室里的玩具。莫尔斯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独辟蹊径地化繁为简,只留一根导线,而用点和划交替区别信息的不同。这样一个简单的思路,却战胜了其他竞争者精巧而复杂的机械迷宫。
  莫尔斯的经历其实跟苹果公司的缔造者乔布斯有些相像,醉心于艺术,而成就于发明。让他们的发明成功的秘诀,则同样是以艺术家的思维对既有技术拼贴组合,让设计化繁为简。相比之下,如果说乔布斯只是引领了一种潮流,莫尔斯则开启了一个时代,从莫尔斯电码开始,人类第一次学会了用“二维语言”说话,这种思路,奠定了整个信息时代的基础。
  变革:
一场被电报改变的战争

  整个南北战争就是一场反应灵敏者与瘫痪儿的战斗,李将军与其说是败于林肯,毋宁说是败于电报。

  电报的发明,解决了当时欧美日益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调度问题。然而它诞生后不久发生的一场战争,则让全世界认识到了电报惊人的威力。
  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南方军队总司令是威名赫赫的罗伯特·李将军,统帅北方的则是总统林肯。论指挥才能,林肯手下那些统帅,大多出身西点军校,战场上碰上当年的校长李将军,战果如何当然可想而知。至于林肯本人,连老婆都打不过的他估计不是身经百战的李将军的对手。
  然而,南北战争的结果,却是学生战胜了老师,门外汉战胜了行家里手。有人说,李将军最终战败的原因是“形势比人强”,这种看法至少是片面的。其实,从战争之初起,罗伯特·李就为南军制定了一套类似二战中日军“短刀突进”式的战术,力图集中优势兵力短时间内突破北军东线,夺取华盛顿以速战速决。然而,让李将军郁闷的是,无论他从哪一个点进攻,北军的援兵总是源源而至。原来林肯手中有一件秘密武器——电报。南北战争一开始,在林肯的一再要求下,电报线就从美国国防部接到了白宫,林肯因此能在第一时间调度部队遏制南军的攻势。可以说,整个南北战争就是一场反应灵敏者与瘫痪儿的战斗,李将军与其说是败于林肯,毋宁说是败于电报。
  在电报发明之前,幅员辽阔的帝国往往是迟钝的代名词。鸦片战争中,英军先攻广州再打厦门最终攻陷定海,但远在北京的道光皇帝,却先是得知定海被攻陷的消息,而后接到厦门英军北上的预警,最后才看到林则徐从广州发来的英军已开战的奏报。究其原因,无非是英国人风帆战列舰比朝廷的六百里加急快得多。所以虽说鸦片战争是一场7000人(英军海陆军合计)打80万人(清国总兵力)的战争,但直到战争结束,中国80万军队中的大多数,都因通讯与运输的不畅什么作用也没起。
  电报线和铁轨的铺设,让总体战第一次成了可能。从这时起,战争不再是领军将领挥洒个人才华的舞台,而成了参谋部中一项需要精心规划的工程。
消逝:
一件终被淘汰的奢侈品

  直到快消亡的一刻,电报依然是各种通讯工具中的奢侈品。

  1881年中国大陆铺设的首条公用电报线,从上海发到最近的苏州每个字收费银元一角,按当时的物价,能买大米16斤。直到今天,电报的价格依然高达每个字一角四分钱。
  实际上电报之贵,甚至曾让“不差钱”惯了的晚清王朝都花不起,曾专门下旨,说今后以电文发送奏折礼仪从简,什么“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顿首再拜”之类的虚文就省了吧,咱实在折腾不起这钱。庚子国变时,为抗拒慈禧对十一国宣战的旨意,李鸿章曾拍过一封“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的电报,此文精髓是故意不把话说清楚,好给日后留白。但如此简慢的回复,若不是电文,朝廷和李鸿章就只有翻脸一种可能了。
  电报为什么那么贵?一是因为技术问题,电线越长电流就走得越慢。1858年世界上第一条跨洲电缆从美国铺到英国,美国总统布坎南心情激动,大笔一挥,给英国首相巴麦尊拍了封长达150个字母的电报,害得英国那边足足熬了30个小时才接收完毕。
  当然,技术问题可以解决。电报真正无法摆脱的是人力成本。一个熟练的电报员必须及时准确地将电码记录下来并翻译成文字,再将文字翻译成电码发送出去。这对电报员脑力的要求绝对比今天的同声传译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电报员的工资水平很高,庞大的人力成本成了电报业的主要开支。
  然而,电报业虽然逐渐消亡,但电报的影响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今天,当你观看清晰的数字电视、使用稳定的宽带网络、用数字手机与朋友聊天时,这些设备所发送的“数字信号”,其思路与电报的原理都是一脉相承的。
  电报,它的确无愧于纽约时报当年的那句评价:“在人类征服物质世界的一连串重大发明中,电报无疑是最重要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重点
 A03版:重点
 A04版:重点
 A05版:重点
 A06版:山东
 A07版:山东
 A08版:山东
 A11版:文娱
 A12版:文娱
 A14版:体育
 A15版:世界
 B01版:看天下
 B02版:看天下·观点
 B03版:看天下·人物
 B04版:看天下·纪事
 B05版:青未了
 B06版:青未了
 B07版:青未了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主打
 C03版:今日济南·主打
 C04版:今日济南·大观园
 C05版:今日济南·城事
 C06版:今日济南·城事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3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4版:今日烟台·关注
 J05版:今日烟台·民生
 J06版:今日烟台·身边
 J07版:今日烟台·旅游大篷车
 J08版:今日烟台·24小时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