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游广智院 吃了“闭门羹”
市民呼吁更多文保单位对外开放
  • 2013年09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市民只能从外面观望广智院。  见习记者 王皇 摄
  ◥广智院建筑中西合璧,艺术价值很高。
  见习记者 王皇 霍英杰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广智院曾经是对外开放的省博物馆旧址,如今却铁门紧闭,市民无法参观。在国家鼓励向公众开放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背景下,作为办公地的广智院为何闭门谢客?省文物局有关人士解释,广智院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
曾经对外开放 如今大门紧闭 广智院、万字会旧址谢绝参观
  今年3月,广智院作为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1905年-1924年)之一,成为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老济南人刘女士听说儿时的博物馆广智院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特意来到广智院参观,却发现铁门紧锁,门边挂着“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牌子。她试图进入却被告知除单位办公人员外,其他人需要经省文物局批准才能入内。
  刘女士询问附近居民得知,自从省博物馆从这儿搬走后,这里就不大让进了,有近20年了。不少居民都说只见有车停在外面,很少见有人进出。
  同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上新街51号“万字会旧址”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张先生发现旧址东门紧闭,挂着“山东省文物工程公司”、“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块牌子。供工作人员进出的东南门有一块牌子写有“来客登记,谢绝参观”的字样。
  该单位门卫称,外来人员需要省文物局开具的介绍信才能进入。有知情人士介绍,该单位里面放着一些文物,还有狼狗看守,确实不方便开放,这样相对文物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
  记者了解到,广智院、万字会旧址在建国后已收归国有。
  省文物局由副局长告诉记者,两处建筑都属于国有,但具体的使用权一直归山东省博物馆。在上世纪90年代省博物馆新址建成前,它们是省博物馆的展馆,陈列了各种生物、地质标本,对外开放。但省博千佛山新馆建成后,这里所陈列的文物悉数搬离,两处建筑用作展馆的历史结束。不再进行展览后,这两处就不再对外开放了。文物部门曾想将广智院另作为山东省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成功。

文保单位开放是趋势 广智院能否学学府学文庙
  据记者了解,上世纪70年代,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从省博物馆分离,后来省考古研究所又设立了专门负责地上文物保护的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广智院、万字会旧址不再用作展馆后,成为了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省考古所的办公地,解决了这两个新单位的办公问题。
  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广智院、万字会旧址就成为山东省博物馆的展馆。上世纪90年代新的省博建成之后,广智院、万字会旧址作为博物馆的历史结束,但仍归省博物馆管理。目前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和省考古研究所在这两地驻扎,也起到了对文物的保护作用。
  作为两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可以用作办公而不对外开放是否合理?《国家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属于国家所有的纪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除可以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记者了解到,具备了条件,文物由闭至开也是一个趋势。省级文物单位济南府学文庙里曾有一所小学,后逢学校合并,小学从文庙迁出。文物单位争取到维修资金后,经过5年的维修,于2010年对外开放。
  山东舜启律师事务所孟宪强律师解释,文物是归所有权人的,受国家法律保护,这与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两个概念。国家所有的文物,政府根据文物保护的具体需要决定是否开放。

省文物局: 万字会旧址很可能对外开放
  广智院、万字会旧址由开到闭是否经过相关审批程序?省文物局由副局长解释,《国家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是针对当时部分企业兼并文物保护单位,欲将文物保护单位改造成企业资产经营而提出的,主要是反对将文物部门正在管理的文物变成企业单位经营。
  由于我国文物保护实行呈报制度,很多文物在呈报为保护单位时,已有自己的用途,比如有的大遗址是在田野中,有的老建筑则是单位在使用。在《国家文物保护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尊重使用权的历史延续。广智院和万字会旧址作为展馆的历史结束,不再对外开放是在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之前,其使用权并未发生变更,仍由省博物馆所有和使用,所以用作办公并不需要再行审批。
  由副局长说,目前广智院和万字会旧址还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广智院周围是医院,建筑内部摄像设备、保安措施、消防措施等还不具备开放条件;万字会旧址作为省考古所工作地,里面陈放着不少文物,也不适宜马上对外开放。目前,国家确实鼓励有条件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但对外开放需要做好相应的安保和管理措施,要另找地方安置好在文物保护单位里办公的机构,资金和人员的不足是一个问题。
  由副局长透露,目前省文物局正在推动省考古研究所办公地的外迁,考古研究所新址已在计划之中,万字会旧址则很可能在原址对外开放。广智院曾提出异地重建,但目前搁置。就现在广智院的具体条件,对公众开放不太可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重点
 A03版:重点
 A04版:壹读
 A06版:身边
 A07版:身边
 A08版:身边
 A11版:娱体
 A12版:娱体·文化
 A13版:娱体·运动
 A14版:娱体·运动
 A15版:天下
 A16版:广告
 B01版:世界周刊
 B02版:世界周刊·关注
 B03版:世界周刊·人物
 B04版:世界周刊·纪事
 B05版:青未了
 B06版:青未了·书坊
 B07版:青未了·书坊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抢眼
 C03版:精读
 C04版:今日济南·都会
 C05版:都会
 C06版:今日济南·都会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焦点
 J06版:今日烟台·24小时
 J07版:今日烟台·综合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