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厉以宁驳“国企改革低于预期” |
“容易的都改了,剩下的都很难” |
| |
- 2013年1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16日,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其新书《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发布会上指出,既要有信心,也应有耐心,“容易的地方都改了,剩下的都很难。”
本报驻京记者 仲爱梅
国资委或主盯 国企资本配置改革 “国有资本体制改革分为两个层次,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厉以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年内,我们所着手的有关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基本上都集中在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即第二层次的改革上,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这一层面基本被忽略了。因此,当前改革应该是两个层次同时进行,且重点应放在资本配置。 厉以宁指出,国资委今后如果继续存在,其主要任务也不应该是过去那种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而应该放在资源配置上。“国资委下面可以设立若干个专业、综合的国家资本投资基金公司,主管股权增减,对于短缺、新兴的产业,可以增加投资;产能过剩、效益不好的,可以撤走,这样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提高了。”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关“国企改革”的措施略低于预期等问题,厉以宁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改革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因为“三中全会确定了要以市场经济为改革的方向,且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说明,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要有信心。”但同时还要有耐心,因为“容易的内容都改了,剩下来都是难的了,怎么改还在研究,需要统一思想,做很多协调。” 农民应该是职业 而非身份 “农民照理说都应该是市场主体,就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农民实际上没有产权、没有财产性收入,农民作为一个农业的种植者、农产品销售者,产权不明确。不把农民这个问题解决,我们很难成为有效的市场经济。”厉以宁再三强调了“土地确权”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城镇化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而应该是“老城区改造+新城区规划+新社区分流”,建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上的“新社区”应是中国的特色所在。“已经有些农民上楼了,但还要进一步发展。第一,园林化;第二,循环经济化,绿色经济;第三,公共服务到位,建立各个公共设施;第四,城乡社会保障走向一体化;第五,从村镇管理变成社区自治。” 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后,便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厉以宁认为,尽管农民在未来仍将继续存在,但“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而非身份,“从事农业生产,包括家庭农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