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百名记者全媒体直播中秋
齐鲁晚报网、壹点客户端和官方微博微信同步全景呈现
2014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瞧,手执弓箭,身穿汉服的小朋友多帅!济南一家商场里举行的中秋射礼上,小朋友个个穿着长袍大褂,要多萌有多萌,回归传统从娃娃抓起。 本报见习记者 张玉岩
  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聊城东昌智障孤独症康复训练学校的师生和家长们欢聚一堂,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厚的月饼和水饺。           本报记者 王传胜
     本报济南9月6日讯 一样的团圆月,不一样的观察视角。从9月6日开始,三天中秋假期里,齐鲁晚报推出“齐鲁晚报百名记者全媒体直播中秋”,不仅在齐鲁大地,而且走出省门、国门,在全国多地以及美国、法国、韩国、南非,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写万家团圆,抒百姓情怀。为广大读者全景展现不一样的中秋故事和多彩人生。
  中秋三天假期,参与“直播中秋”的记者,无论是在工作状态,还是在归家途中,或是与家人相聚之时,在城市、在乡村,无论身处何地,都为读者直播团圆主题下的多彩中秋。
  直播中秋设“直播中秋·我见”、“直播中秋·我感”、“直播中秋·我评”、“直播中秋·路上”、“直播中秋·域外看中秋”等板块。在这里,有“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式的多角度中秋观察,有“近乡情更怯”的切切期盼,还有“身边纸、有用纸”的各类服务信息和资讯。
  通过“直播中秋”,您将看到百名记者如何成为中秋记录者,他们将用不同于平时新闻写作的创新风格,既有常规的新闻报道,也有生活中的小随笔;有文艺青年式的感怀,也有忧思忧虑之后的评论;甚至还会是两句玩笑、几个吐槽。我们力图在这个中秋假期,为您全景展现万家团圆的盛世景象,普通百姓的人间情怀,中秋佳节的魅力散发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的“中秋版清明上河图”,让您享受到好玩、好看,可感、可传,有用、有价值。
  现在,有的记者已经赶到韩国济州岛,为您播报在这个对韩国人来说同样是重大节日的中秋节里,韩国人上演四千万人“大迁徙”;接下来,在美国、南非、法国等国家的驻外记者,将为您展示国外华人世界里的中秋故事,以及“老外”们对中秋的看法和理解。
  “齐鲁晚报百名记者直播中秋”将满足各位读者不同的阅读习惯,并提供多样的阅读渠道,所有报道会在齐鲁晚报网(www.qlwb.com.cn)、齐鲁晚报壹点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微信同步直播。您也可以给我们投稿,我们将择机采用。投稿邮箱:qlwbgw@163.com。  (本报记者)
【我见】
回归传统 从娃娃抓起
特殊的 中秋节
【我感】
  一锅羊肉炖乡愁
  伴随取材回民小区早市的羊肉下锅,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这样开始了。少儿时代,每个八月十五都是在杀羊、炖羊、吃羊肉、喝羊汤的忙碌与喜悦里度过的。那是故乡山区秋收的典礼,也是生活富足的希冀,意义等同于除夕的饺子。农耕民族习惯在大地上刻画坐标,以完成生命与生活的审视。所谓乡愁,不在故乡,就在远方。我在一锅肉水的翻转里,想象着孩提时的样子。       本报记者 石念军

【域外看中秋】
韩国上演 四千万人“迁徙”
  9月6日,韩国进入全民中秋休假节奏。与越来越多中国人趁着节假日出游不同,韩国人过中秋依然坚守“回家”的传统,讲究阖家团圆。
  据韩媒报道,今年中秋节,韩国将迎来四千万人的“大迁徙”,全国各地的火车票和长途汽车票基本全部售完。
  在旅游胜地韩国济州岛西归浦景区,记者发现,街头游客多为中国人。为了接待好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景区许多标志都专门附上中文对照说明,景区台阶上为了“讨喜”,专门刻上了“你好”“福”等汉字。
 本报记者 廖雯颖 孟敏 发自韩国济州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