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如何唤醒中国?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林周日做客齐鲁大讲坛为您解读
2014年10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0月24日讯(记者 刘志浩) 17年前首提的“依法治国”为何再次被高调提出?十八届四中全会划定的依法治国路线图该如何理解?从法律到法治一字之差的变化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周日(2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将做客齐鲁大讲坛,为您作出独家解读。
  目前,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上升为中国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李林教授认为,这是全国公民的观念信仰体系和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未来的中国法治,会从以立法为中心、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转变为以宪法法律实施为重点、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李林教授曾多次给中央高层上法治课。2003年9月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体学习中,他就是主讲人之一。
  本场讲座特邀山东省法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肖金明教授主持。
  齐鲁大讲坛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山东博物馆联合主办,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大讲坛坚持公益性原则,向社会免费开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