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最新双长篇小说研讨会
王蒙:听好话尴尬,听质疑踏实
2014年10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珍梅               
  “听好话反而尴尬,听质疑声倒是踏实点。”10月22日,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举行的“王蒙最新双长篇小说研讨会”上,精神矍铄的王蒙以谦虚、风趣的话语作最后发言。当天,海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请来了20多位文学评论家研讨了王蒙的新小说《闷与狂》、《这边风景》。
  年届耄耋的王蒙在小说创作上似乎进入了“逆生长”期,迎来了又一个创作高潮。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继去年的《这边风景》之后,最近推出的《闷与狂》更是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将当代长篇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闷与狂》,一共28万字,是王蒙从婴孩时期写到耄耋老年的回忆录。“与《这边风景》的近写实主义相比,《闷与狂》则完全变换了另一套笔墨,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温奉桥说,在《闷与狂》中,王蒙像一位印象派大师,把他出色的文学感觉再次“挥霍”到了极致。
  所有的嘉宾都夸《闷与狂》的语言恣意汪洋。作家红孩说:“关于《闷与狂》,有人说它是小说,有人说它是散文,有人说它是回忆录,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蒙先生以他独特的语言、结构、情绪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在各位嘉宾的“恭维”下,王蒙先生称:“举办这次研讨会是有一点顾虑的。以前也举办过几次,听到一些好话时反而很尴尬,相反听到批评、质疑的声音会挺踏实。这个研讨会不是我王蒙自己从北京请一帮朋友来夸夸自己,然后又叉着腰出去了。”已是耄耋之年的王蒙话语爽朗,谦虚中不失风趣幽默。
  王蒙说,研讨会上大家谈《闷与狂》比较多,谈《这边风景》的比较少,他认为这是两部迥然不同的作品。对《这边风景》和在新疆的那段生活,至今王蒙还怀有深刻的感情。王蒙说,现在读起《这边风景》还会禁不住号啕大哭。谈及《闷与狂》时,王蒙则说,他是被历史大潮涌起来的人。“有个词叫挟持,我不是被挟持,我是自己愿意往里跳,我不愿意成为历史的旁观者。”“我建议不喜欢《闷与狂》的读者看看《这边风景》,不喜欢《这边风景》的读读《闷与狂》,看看我能不能左右逢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