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交流史》编后记
2014年1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祝丽
  随师兄去府上拜访钱林森教授,满怀激动与期望,已是九年前的事了。那天讨论的出版项目,占去此后我编辑生涯的主要时光,筹划项目、联系作者、一次又一次的编写会,断断续续地收稿、改稿,九年就这样在焦急的等待、繁忙的工作中过去了,而九年,是一位寿者生命时光的十分之一,是我编辑生涯中最美好的日子……每每想到这里,心中总难免暗惊。人一生有多长,能做多少事,什么是值得投入一生最好时光的事业?付诸漫长时光与巨大努力的工作,一旦完成,最好的报偿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只是到了最后这段日子,我才平静下来。或许这些困惑都是矫情,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做完一件事,就足够了。不求有功,但求告慰自己。
  《中外文学交流史》17卷终于完成,钱老师、周老师和各卷作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心怀感激。在这九年里,有的作者不幸故去,有的作者中途退出,但更多的朋友加入进来。吕同六先生原来负责主持意大利卷,工作开始不久不幸去世。我们深深地怀念吕同六先生,他的故去不仅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们这套丛书的损失。张西平先生慷慨地接替了吕先生的工作,意大利卷终于圆满完成。朝韩卷也颇多波折,起初是北大韩振乾先生承担此卷的著述,后来韩先生不幸故去,刘顺利先生加入我们。刘顺利先生按自己的学术思路,一切从头开始,多年的积累使他举重若轻,如期完成这本皇皇巨著,几乎是个奇迹。还有北欧卷,我们请来了瑞典的陈迈平(万之)先生,后来陈先生因为心脏手术等原因而无力承担此卷撰著。叶隽先生知难而上。这期间种种,像叶隽所说,“使我们更加坚信道义的力量、人的情感和高山流水的声音”。李明滨、赵振江、郅溥浩、郁龙余、王晓平、梁丽芳、朱徽先生都是学养深厚的前辈,他们加入这个团队并完成自己的著作,为这套丛书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提高了丛书的品位。卫茂平、丁超、宋炳辉、姚风、查晓燕、葛桂录、郭惠芬、贺昌盛先生正值盛年,且身当要职,还在百忙之中坚持写作,使这套丛书在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上具备了最前沿的学术品质。齐宏伟、杜心源、周云龙都是风头正劲的学界新秀,在他们的著述中,我们看到了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美好前景。
  这套书是个集体项目,具有一般集体项目的优势与劣势,成就固然令人欣喜,缺憾也引人羞愧。当然,最让人感到骄傲与欣慰的是,这套书自始至终得到比较文学界前辈的关心与指导,乐黛云教授、严绍璗教授、饶芃子教授在丛书启动时便致信编委会,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之后仍不断关心丛书的进展。2005年丛书启动即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2年,本套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这既为丛书的出版提供了保障,我们更认为这是对我们这个项目出版价值的高度肯定,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因此我们由衷地喜悦,并充满感激。
  大家都是有缘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缘起而聚、缘尽而散,聚散之间,留下这套书,作为事业与友情的纪念,亦算作人生一大幸事。在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史上,在中国出版史上,这套书可能无足轻重,但在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它至关重要。它寄托着我的职业理想,甚至让我怀念起20多年前我在山东大学的学业,那时候我对比较文学的憧憬仍是纯粹而美好的,甚至有些敬畏。能够从事自己志业的人是幸福的,我虽然没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但有幸从事比较文学著作的出版,也算是自己的志业。此刻,我庆幸自己是个有福的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