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华银更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 本报记者 潘旭业 摄
4月5日,青岛市工商局官方发布的消息,终于让热炒了多日的“局长辞官”一事有了权威说法,同时也将此次事件的“主角”之一——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个由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更名而来的企业,“履历”究竟如何?又因何引起关注?随着关注度的提高,这些“疑问”开始慢慢清晰起来。
本报记者 吕璐 潘旭业
青岛工商局回应“局长辞官”
4月5日13时55分,青岛市工商局通过官方微博“青岛工商”发布了一则《关于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名称变更有关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让多日来炒得沸沸扬扬的“局长辞官”一事,有了正式的官方回应。
一篇名为《炒掉自己“乌纱帽”》的博文近日在网络上流传,作者自称是青岛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荣光。文中提到,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华银”)在遭到媒体曝光之后,绕开他本人,通过青岛市工商局某副局长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因这一改名行为违法,他要求纠正未果,因而申请辞去企业注册局局长职务。
就在网络热传“局长辞官”一事的同时,4月4日,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经过与发帖人荣光沟通,其已删除相关网上不实言论,并对自己发表恶意诋毁言论的行为表示歉意。
事实究竟如何,一时变得扑朔迷离。青岛工商局的官方回应,无疑是对这一事件的权威发布。
《说明》中称,经调查,青岛市工商局有关责任人员在办理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过程中,政策把握存在问题。青岛市工商局已责成企业注册局和有关责任人依法尽快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青岛市工商局成立调查小组,对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变更登记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无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深入调查。一旦发现存有违纪违法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后续工作进展情况,青岛市工商局将及时公开发布。
青岛华银的“前世今生”
《说明》一出,将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个由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17日更名而来的公司,“履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011年11月,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得到青岛保税港区市场发展中心的批复,同年12月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正式挂牌。
记者在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青岛)时发现,2014年5月28日,该公司将经营范围从“黄金、白银的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变更为“黄金、白银的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铂金、钯金、镍、铜、铝及其矿产品、金属原料的现货批发零售;燃料油(仅限重油、渣油)的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区内企业之间贸易及贸易项下加工整理;物流服务;一般经济信息咨询服务、商务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及技术咨询;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服务、培训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广告业务;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这次变动使得该公司的经营项目增加了八项,从一家单纯进行黄金、白银销售及配套服务的企业,变为涵盖贵金属销售、国际贸易、物流服务、信息咨询、网络、广告及投资等多种业态的公司。
2014年10月17日,企业名称从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对于此次变更,该公司官网上显示: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在市各级政府批示下正式升级更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
会员单位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
白银等贵重金属的交易,因其准入门槛较高,在大多市民眼中,是“有钱有闲的人”才能“玩得起”的,然而,2014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一则关于《现货白银投资的白日梦——交易所后台改数据》的报道,让全国多家贵金属交易中心上了“黑榜单”。也就是在这一期节目中,青岛华银旗下的会员单位遭到曝光。
据央视报道称,青岛华银旗下会员单位青岛银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投资者的亏损资金作为收益与代理商分成。业内把这种亏损叫“头寸”,跟手续费不同的是,客户的所有亏损,交易所并不截留,而是全部返还给会员单位,最终由会员单位和代理商按协商好的比例分成。此外,该公司所用的交易软件,允许后台控制修改客户下单的价格。同年3月17日,青岛市工商局对青岛银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网络监督检查,发现其官网对公司经营资历等宣传内容涉嫌虚假宣传,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处罚款20万元。
而这也成为在《炒掉自己“乌纱帽”》的博文中,作者认为青岛华银更名的主要原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