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婚房上的瓦,这有四片”
临淄用民间资本建齐都文化城,将无形的文化变成有形产业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都文化城内有一城二十馆,图为其中的临淄古玩城。
     自姜太公封齐建国,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如今,临淄新建齐都文化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相结合,打造“一城二十馆”,将无形的文化变成了有形的产业。
文/片 本报记者 刘红杰                
下个雨都能冲出不少文物
  作为三千年前齐国的首都,临淄历史遗存雄厚。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介绍,别的地方一下雨就往屋里跑,在临淄,大家都是一下雨就往屋外跑,因为雨水冲刷会出现很多文物。农村盖蔬菜大棚、盖房子有时会挖出一坛子的齐国刀币。就在兴建齐都文化城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处战国墓葬。
  齐鲁美术馆馆长邵春萍也介绍,仅建设齐鲁美术馆这一栋楼,就挖出了三十多个古墓,文物局来忙了两个月,说临淄是“地下博物馆”毫不夸张。
  有这么多好东西,临淄民间收藏之风兴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艺术品收藏、展览、销售的重要基地。为有效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掘文化产业潜力,临淄决定建设齐都文化城,打造鲁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交流、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和面向全国的文化艺术展示窗口。
  马国庆介绍,齐都文化城由国家顶级勘察设计大师周恺设计,总体建筑规模15.2万平方米,包括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四个部分,集文物收藏、陈列、保护、研究、教育和参观游览、休闲娱乐、产品开发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真正将“地下博物馆”搬到了“地上博物院”。将无形的文化变成了有形的产业。

预计9月份,所有博物馆对外开放
  4日,记者来到齐都文化城,这里环境优美、绿树环绕,一栋栋格调一致的楼错落有致,这些楼都不高,但各有特点。马国庆说,齐都文化城包括“一城二十馆”,一栋楼就是一个馆。其中,一城是临淄古玩城,20馆包括4个政府投资建设的馆和16个民间馆。去年9月12日,16个民间博物馆全部对社会开放。预计今年9月份,所有博物馆对外开放。
  在民间馆之一的齐鲁美术馆的一楼展厅,寸耕堂题跋-天齎楼藏文字瓦当六十品学术展正在进行。邵春萍介绍,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他指着其中四片瓦当告诉记者,“这是昭君出塞时的瓦当,出自昭君成婚时住的房子,收自内蒙古,在全国独一无二。”
  作为齐瓦当收藏第一人,王也先生的资金几乎都投入到收藏中,没有资金建馆,展览不方便。在齐都文化城征集入馆业主时,他多次表现出愿望和遗憾。不过,齐都文化城圆了他的心愿,他有藏品,别人有资金,双方一拍即合,互利双赢。
  马国庆说,在齐都文化城,这种聚合优势非常明显。政府建的4个馆都是免费开放的,对游客的吸引力非常大。民间博物馆聚落由16家民间博物(艺术)馆组成,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艺术博物馆群。
20个艺术馆16个是企业家投资
  15万平米的体量、一城二十馆的格局,不到短短三年,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拔地而起,这需要一笔巨大的投资,仅凭临淄一个区之力,如何做到?
  马国庆说,秘诀就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除了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建设的四个馆,其余馆全部是民营资本投资。政府做孵化工作、聚合工作。”
  据悉,16个民间馆各有馆主,他们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有房地产、化工、矿山等,他们热爱收藏,以企业做支撑投身文化产业。
  民间资本的投入产生了巨大的聚合效应,2014年中国(临淄)齐文化节期间,作为主会场的齐都文化城艺术大家云集,参观者井喷式增长,短短4天,日均达4万多人,书画古玩交易额达1.7亿元。“每个馆都人山人海,好像重新回到了三千年前张诀成阴,挥汗如雨,比肩接踵的齐国。”邵春萍说。
  三千年前风云际会的古战,正在成为承载千年齐文化的大舞台。临淄区委书记毕荣青说:“深入研究、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齐文化资源,既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更是拉长文化产业链条的现实需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