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身体衰老,要内外兼修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编者按】 在我们的印象里,“返老还童”只是一种近似神话般的描述。近日,泰安市一位112岁的老人头发由白转黑的报道,再次触发了“衰老与长寿”的话题。耄耋之年,白发转黑、面容红润、皮肤重现细腻等,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人类的长寿密码到底是什么?哪些因素推动、延缓甚至逆转着机体的衰老?
  山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谭维勇
  如能排除外界环境不良影响,单从身体衰老的自然进程来说,人类的自然寿命可达100岁以上,但要通过两大因素实现,内因是基因,外因是环境和生活习惯等。
  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机体应激和劳损、损伤和感染、免疫反应衰退、营养失调、代谢障碍以及疏忽和滥用药物积累的结果。
  近年来,基因研究逐渐明朗。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改变、DNA损伤、DNA甲基化和细胞氧化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了寿命的长短。
  德国科学家用15年的时间,调查了576名百岁老人,结果发现,他们的父母死亡时的平均年龄比一般人多9—10岁。因此,长寿的遗传因素非常重要。科学家在欧洲长寿人群身上也发现与日本长寿人群相同的一个基因,研究显示,世界上拥有该基因的族群,也能活得很长寿,科学家已经在畅想,通过基因改造工程让我们长寿。
  “外因”也不可忽视。在对寿命的影响因素中,有些科学家认为环境和生活习惯所起的作用能达到66%。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以下四点非常重要:
  一是饮食。暴饮暴食、高热量膳食是健康的大敌,也容易导致早衰,欧洲的一篇研究报告说,少吃可以延缓衰老,也有研究表明素食者的寿命要长于没有饮食忌讳的人。二是心理。有研究表明,旅游度假能够延长人的寿命。三是生活习惯。人到30岁以后就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德国长寿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资料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原因,熬夜、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暴露于高噪音环境、抽烟、酗酒等都是健康的大敌。四是生存环境。在广西巴马,长寿老人有一些共同特点:性生活开始得晚、生育晚;多代同堂,不寂寞;膳食清淡,吃的都是完全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食物;住的都是土坯房,房子里没有什么现代化装修材料等。
  中医学也认为衰老是一个自然进程,而且与五脏中的“肾”密切相关。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古代医家就详细讨论了衰老和长寿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肾精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是导致肾精受损的最主要原因。中年以后会慢慢出现肾气衰退的表现,如发齿脱落、耳鸣耳聋、腰酸腿软、夜尿频多等。祖国医学认为衰老主要是由肾精不足导致,而肾为先天之本,遗传于父母,受之于先天,肾精充沛与禀赋相关,但也有赖于后天的培育和滋养。
  可见,现代医学和中医传统养生理论均强调,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加速着衰老。延缓衰老得从生活每一天做起,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起居、改善生活环境,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