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大桥镇600多个“电子警察”陆续上岗
想做啥坏事?“天眼”瞅着呢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东阿县公安局大桥派出所副所长赵德迎检修监控探头。          本报记者 郭庆文 通讯员 付延涛 摄
     本报聊城4月6日讯(记者 郭庆文 通讯员 付延涛) 近年来,东阿县大桥镇陆续安装600多个摄像头,建设“天眼”工程,实现辖区全覆盖。你做了啥,电子眼全知道。
  3月16日晚上,大桥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村民在回家途中被抢劫,作案者是一名年轻男子,作案车辆是一部被遮挡号牌的面包车。派出所民警通过对进出道路的几个监控记录进行分析,终于获得蛛丝马迹。
  大桥派出所民警通过监控对比,多次模拟,很快锁定这辆面包车的主人。3月20日,经过几天的布控,身穿便衣的民警将犯罪嫌疑人白某抓获。
  2012年以来,针对农村“两抢一盗”案件多发且发案后不易破获的现状,东阿县公安局大桥派出所把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天眼”工程建设)摆在平安创建的突出位置,通过协调动员各方支持,先后在乡镇、村庄、企业重点部位、场所安装高清数字摄像头600个,全天侯守护着整个乡镇的安全。
  “不光是破案,村里有个矛盾纠纷,有人使坏,都能查到。”于窝村村民张宏伟说,村里的门市很多,加上各个店铺的监控,村里的监控能有上百个。现在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村里的老人孩子在电子眼下,更加安全。
  “对使坏的人,有震慑作用。”张宏伟说,前段时间有人使坏把村民家的大门锁眼给堵死了,找到了嫌疑人还不承认,调来监控一看,他哑口无言。
  “你做了啥,电子眼全知道,有视频,有真相,不容抵赖。”张山村村支书刘兆良说,自从安装了摄像头,对坏人有所警示,这种使坏的行为越来越少,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
  “自从安装了24小时不闭眼的‘电子警察’,百姓再也没有了安全后顾之忧。‘探头站岗、鼠标巡逻’让我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天眼’工程的巨大威力。”4月3日,山东东阿县公安局大桥派出所民警对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赞不绝口。
  大桥派出所所长谢克龙总结“天眼”的功能:侦查破案好帮手;实时监控;调解纠纷效果好;服务群众促和谐。“实时监控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谢克龙说,一次他在监控上看到有人在路口拦路收费,高清的摄像头能看到男子手中的棍棒,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两人就被控制住。
  谢克龙介绍说,监控中心控制的所有监控探头都是200万像素的高清数字摄像头,部分重要部位安装了云台和拾音设备,通过光纤将前端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保证远距离信号不减弱、画面清晰,硬盘存储16.2万G,可保存影像达30天以上。所有摄像头具有全天候使用特点,都安装了夜间白色补光灯,确保了夜间图像达到清晰的效果。
  据统计,监控平台运行以来,通过监控系统接受社会查询230次,通过监控系统提供各类案件线索92条,破获案件54起,抓获违法人员33名,提供其他线索44条,协助寻找走失人员12名,帮助找回遗失物品26件。
运用科技手段预防犯罪发生
  “天眼工程”就是运用科技手段预防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系统工程,使社会在电子警察的监控之下,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关于天眼工程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比如在广场设置固定摄像头、街道上有高清监控等等用于治安监控的设备。
  目前,一些城市在建的“天眼工程”被称为利民实事,这标志着城市建设已经进入高集成、多功能、智能化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区繁华地段、街道、广场、车站、城区出入口等公共部位,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并实现联网共享。预计未来“天眼工程”将实现中心城区重点部位和周边城区全覆盖,基本实现偏远地区,乡镇村屯全覆盖,千余只“天眼”将守卫百姓的安全。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天眼工程”建设分通常为分期完成首先完成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重点部位补点和周边城区全覆盖。到后期,市区可规划完视频监控点建设,基本实现偏远地区、乡镇村庄全覆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