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爱书写对生命的礼赞
菏泽举行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该市已有13人实施捐献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缅怀纪念活动在万寿陵公墓举行。本报记者 袁文卿 摄
     本报菏泽4月6日讯(记者 李德领 袁文卿) 3日,菏泽市2015年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万寿陵公墓举行,菏泽市红十字会等单位人员向遗体器官捐献者们献花,共同缅怀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无私爱心。目前,菏泽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已登记报名130余人,已实现捐献13人。
  3日上午,缅怀纪念活动在菏泽万寿陵公墓博爱纪念廊举行,参与人员向遗体器官捐献者们鞠躬默哀,以寄托沉痛的哀思,之后依次向他们献花,共同缅怀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无私爱心。
  “他们也许普普通通,但他们坚信自己的决定,将成为日后他人一份珍贵的生命礼物;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同一选择,捐出遗体和器官作为人生最后的谢幕。他们用爱书写对生命的礼赞,让我们以爱的名义向他们致敬。”菏泽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张之轩说。
  “孩子,爸爸来看你了。”菏泽首例器官捐献者袁振的爸爸袁松涛也来到活动现场。据其介绍,2012年9月24日晚,正在上高三的袁振晚自习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住院期间一直昏迷不醒,且意识完全丧失。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其父母袁松涛、陈爱云决定在儿子去世后,捐献其器官,并于当年11月13日下午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字。在袁振去世后,省内权威医疗机构在菏泽市立医院对他的肝脏、肾脏和角膜进行了提取手术。
  据悉,菏泽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正在逐步推进,2013年3月,菏泽市红十字会在万寿陵公墓建立了博爱纪念廊,不仅为纪念和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搭建了平台,更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建设的教育基地。
  据张之轩介绍,目前,菏泽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已登记报名130余人,已实现捐献13人。“之后我们将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普及遗体器官捐献知识,提高全社会对遗体器官捐献在救死扶伤、保护生命方面重要意义的认识,鼓励市民自愿登记遗体器官捐献意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