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七口人,五个地下工作者
81岁老人到革命烈士纪念馆义务讲解亲历的历史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克嘉在烈士纪念馆在为参观者讲解。 陈之焕 摄
     本报4月6日讯(记者 陈之焕) “全家七口人有五个人是地下工作者,大哥1949年为保护青岛发电厂而牺牲,父亲也多次入狱,受尽酷刑。”清明节期间,8旬老人张克嘉在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参观者讲述他亲历的历史,讲述一家人为了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
  今年81岁的张克嘉老人有着多重身份——青岛2中的退休教师、解放战争时期的地下工作者、烈士家属、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他不仅是战争亲历者和烈士家属,更是革命烈士精神的传承者。张克嘉介绍,当时他们一家7口人中,他的父亲、他们兄弟三人以及大姐夫5个人都是地下工作者。“母亲和姐姐虽不直接参与,也间接帮忙做事。”张克嘉回忆道。
  据介绍,张克嘉的父亲张子元是经验丰富的老地下工作者,解放战争爆发后将女婿和张克嘉的二哥分别派到当时的北平和天津搜集情报。1947年国民党进攻胶东时,张克嘉和大哥张予聪跟随父亲到敌后搜集情报。张予聪1947年进入青岛从事地下工作,以药品商的身份作为掩饰,成功完成了多项任务。1948年张子元和张予聪进入共产党驻青第七工作站进行地下工作,主要任务是保卫青岛发电厂。1949年3月,保护电厂的重要人物刘文东被捕后,张予聪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营救,不幸被捕入狱。在受尽严刑拷打后,张予聪宁死不屈,被敌人残忍地扔进大海,牺牲时只有23岁。
  张克嘉回忆,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张子元一直以地下工作者身份开展工作。1949年3月,隐蔽在青岛东鲁医院的第七工作站遭到敌人破坏,张子元先后两次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酷刑,落下一身伤病,后来因为旧伤发作去世。
  2012年,时年78岁高龄的张克嘉被邀请去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讲解,他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是我的哥哥,他在保卫青岛发电厂中牺牲。”张克嘉老人一家的故事深深地感染着每个前来参观的人。对他来说,这种义务讲解既是对亲人的思念与祭奠,也是让更多人记住他们,传承革命精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