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中小学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活动
文明祭英烈渐成一种风尚
本报记者程凌润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没有你们,我们的祖国也不会繁荣昌盛,我要好好学习。”清明节期间,莱芜中小学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他们在专题网页用鞠躬、献花、留言等方式缅怀先烈,从而刮起了校园文明祭祀之风。
  中小学生在网上
祭奠先烈

  “向烈士们致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带着梦想展翅,怀着向往奋飞,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4月6日,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二年级五班杜文君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网上祭英烈专题留言。与杜文君一样,莱芜不少学生也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并表示要好好学习。
  记者了解到,莱芜市凤城初中、凤城中心小学、峪门小学等学校都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他们组织学生在网上为先烈献花、鞠躬、留言。“在网上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祭祀活动,这种方式简单文明,与传统祭祀烧纸的习俗相比更好。”学生小徐告诉记者,他们非常支持学校开展这种文明祭祀方式。
清明节手抄报
传达环保理念

  “孩子们那肃穆的眼神、恭敬的态度,让我们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网上祭英烈的活动,更是一次对孩子们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凤城初中一名老师介绍,网上祭先烈活动不仅表达了学生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追思,还让他们懂得当前的生活来之不易。
  记者了解到,清明节期间莱芜市茶业口镇峪门小学还开展了“清明节手抄报”活动,倡导学生通过环保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树立了现代文明的祭扫观念。
  在学生们用彩笔创作的手抄报上,不仅有手绘的烈士墓,还有清明节的介绍和各种文章。峪门小学一名教师说:“通过这种活动能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明之中,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祭扫乡间陵墓
只献花圈、花篮

  清明节期间,莱芜很多学校来到莱芜战役纪念馆开展祭先烈活动,而莱芜不少学生在乡间烈士陵墓也成为中小学生祭扫先烈活动,他们都采用了进献花圈、花篮等文明祭祀方式缅怀先烈。
  清明节期间,刘仲莹中学的师生们来到云台山脚下的“红旗飘万代”烈士墓前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祭扫活动。活动期间,少先队员敬献了花篮,并向烈士墓默哀,同学们神情凝重,似在回忆烈士们奋不顾身的往事。该校教师称,同学们深深懂得了生命的宝贵、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立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把烈士精神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
  漫道小学和陈毅中学的同学们到莱芜战役纪念馆进行祭扫活动,学生代表向革命烈士纪念塔、陈毅元帅铜像分别敬献了花圈和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此外,北山阳小学全体师生来到莱芜吐丝口战役纪念碑扫墓,张家泉小学则到杨庄镇马村祭扫了马天乐烈士陵墓,他们都了解了先烈的英勇事迹,并采用了进花圈、花篮等文明祭祀方式缅怀先烈,而摒弃了传统烧纸等方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