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云和她眷恋的摄影
她的摄影作品曾获得国际大奖
2015年05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出于对摄影的热爱,青龙街社区81岁的曹雪云虽身患重病,但仍坚持把一身所学和别人分享,希望大家能真正了解摄影,热爱摄影。她用坚持阐释着摄影之于她的珍贵,用影像来传达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摄影已成为她生命的全部。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朱文龙
为了工作需要 四十多岁才接触摄影
  1934年出生的曹雪云成长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祸乱交兴,兵革满道,致使曹雪云从小便身体羸弱。但是,身体的欠佳不能阻止她投身革命的决心,1949年,曹雪云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的一名战士。
  后来,在抗美援朝时,她被查出了患有肺结核,这使她未能前往战场。“现在肺结核能治,当时可是难治之病,我也因此被滞留在铁岭。”曹雪云对记者说。
  1953年,曹雪云从部队转业,来到了山东济宁,1955年,她又从济宁调到济南,在山东省康复医院管理局工作,1978年,又来到了济南市卫生防疫站,从事卫生宣传工作。
  “我当时做卫生宣传工作,也没有太多的奢望,就是想把这份工作干好,能得到同志们的认可。”但是,电影的放映、图片的展出,都离不开摄影,对于摄影一窍不通的曹雪云遇到了难题。
  “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请别人帮忙。但是经常请别人帮忙总是不方便,于是,我咬了咬牙,决定学习摄影。”时年四十多岁的曹雪云看到当时济南市文化宫正在举办摄影学习班,便开始学习摄影技术。
  为了尽快能学会摄影,曹雪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搭上了,白天参加市文化宫业余摄影学习班,晚上看关于摄影的书籍。为了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她向别人借来了相机,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实际拍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曹雪云进步很快。
  “当时摄影学习班结业,我们每个人都要交一幅毕业作品。正巧,那时候济南市立四院正在推行‘增产节约’、‘以纸代棉’的活动,我就决定拍这次活动的照片。没有想到,有一张还发表到报纸上,卫生局的领导看到后,对我大加赞赏,还专门买了一台海鸥4A120相机,让我多拍摄一些反映爱国卫生运动的照片。”曹雪云从此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相机,而这部相机一直陪伴了她十年时光。

用作品让年轻人懂得清洁工的苦
  有了属于自己的照相机,曹雪云感到十分兴奋。“当时就想用这部相机拍摄这个世界。”曹雪云对记者说。这一段时间里,曹雪云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不少佳作获得了国际大奖。
  在采访现场,曹雪云拿了几幅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闪光的春》和《七十三岁的心愿》,这两幅作品,屡受褒奖,是曹雪云的代表作。
  《闪光的春》这幅作品构思巧妙,寓意丰富,时代背景鲜明,在卫生部举办的“纪念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四十周年”、“中国《健康为人人、人人要健康》摄影大赛奖”的比赛中获奖,并送到日内瓦参展,亦获殊荣。
  “我拍这幅作品,是想让当时的青年人体会清洁人员的辛劳。只要工作干得好,什么工作都是闪光的。”据曹雪云介绍,这幅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的年轻人不太喜爱从事清洁工等底层工作,认为这个不能“赚大钱”,而且“丢面子”。为了唤醒年轻人,曹雪云请了一位年轻的姑娘,身着白衣,手执笤帚,漫步在落叶遍地的林荫小道上。当时正值太阳初升,阳光透过树林照到姑娘所穿的白衣上,散发出一阵圣洁的光芒。姑娘边走边扫,白光时隐时现,天与地、人与自然无比和谐。此时,曹雪云按下快门,留下了这一美景。
不经意间拍得一张经典作品
  《七十三岁的心愿》则是曹雪云在不经意间捕捉的镜头。照片的主体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穿着来说,很像农村人。她身着蓝色棉衣,手中拄着拐棍,背靠台阶,眼神眺望远方,若有所思。
  “这张照片拍摄于曲阜孔庙。当时我去曲阜旅游,正好碰见这个老太太,当时她正在一个人游三孔。”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还一个人游景点,这引起了曹雪云的注意。
  “我想拍一组关于她的片子。为了防止她看到我,我就悄悄地跟在她后面,但是还是被她发现了。”老人发现曹雪云之后,连忙躲避。曹雪云不气馁,还是悄悄地跟在这位老人身后。
  “后来,她来到了孔庙。游览结束之后,在一个台阶上休息。这时她望向远方,眼中若有所思。我觉得这个镜头很有代表性,就拍下来了。这位老人一直看向远方,很专注,根本没有觉察到我在拍照。”一张经典作品由此诞生。
  “我觉得这位老人虽然是农民的打扮,但是文化素养肯定不低,否则不会来看孔夫子。来孔庙,拜夫子,或许是这位老人一辈子的愿望,所以我取了这个名字。”曹雪云对记者说。
  除去这两张照片外,曹雪云的《最美》,构思和设计也十分巧妙。这幅照片由两对夫妻组成,近景的是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妻,比较清晰;远景的是一对比较年轻的夫妻,比较模糊。这两对夫妻用白婚纱联系到了一起。
  “这张照片讲述的是市立四院院长金婚的故事。”曹雪云对记者说。当时市立四院的院长五十周年婚庆,想找曹雪云拍摄一张纪念照片。“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他们刚结婚的情景和现在来个对接,二者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见面。”于是,曹雪云请了院长的儿子与儿媳身着婚纱,作为背景,扮演院长年轻时的模样,而院长则和爱人作为近景。双方站在白纱上,象征时间隧道。快门按动,一幅优秀之作由此诞生。
心中放不下想教别人摄影
  在采访期间,曹雪云妙语连珠,思维连贯,根本看不出她已是一名年过八旬、身患癌症的老人。
  “我做过三次手术,身体不太好。”曹雪云身体一直不好。除了肺结核外,她还得过子宫肌瘤、胃癌、肺癌。
  “我的胃部也大部分切除。2007年的时候,我的右肺也被切除了一叶。”面对自己的病情,曹雪云很是淡然。
  现在,曹雪云有一子一女,女儿业已退休,儿子还在工作。“我儿子结婚晚,孙子现在上小学。我现在就想多攒点钱留给孩子,不让他这么累。”谈及自己的儿女,曹雪云心疼不已。 
  除了自己的儿女,曹雪云最放不下的便是摄影。“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喜欢摄影,照相机也开始成为普通商品。但是,好多人还是不会摄影,其实用手机照相,也是需要技术的。”
  “我就想把我一身所学都教给年轻人,让年轻人真正了解摄影、喜爱摄影。”曹雪云对记者说:“我不图钱,也不图名,就想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摄影,热爱摄影。”
  在采访结束之后,记者陪同曹雪云下楼,她谢绝了记者和工作人员搀扶她下楼的请求,自己摸着扶手,一阶一阶地往下走。“我现在还能走得动,能自己走就自己走,不麻烦你们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