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难忘童年记忆,搜集童谣为后人留存
“聊城最美童谣”邀您一起来唱响
2015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凌文秀                                   
  由聊城市文广新局主办,本报承办的“聊城最美童谣”开始面向社会征集。老一辈口口相传的聊城童谣,耳熟能详。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似乎被渐渐淡忘。有哪些童谣是你能够脱口而出的呢?欢迎记录下来发给我们,让大家一起温习一下吧,重拾那难忘的童年记忆吧!
童谣是童年记忆,更是地域文化烙印
  在部分征集到的童谣中,记者整理发现,有些童谣在聊城地区非常普及,也有部分歌谣在临清、高唐一带流传,或者阳谷一带流传。同时,也根据聊城各地方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童谣。时隔多年,在每年推广普通话的今天,为什么又开始推广地方童谣了?记者从是文化部门获悉,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如果不再挖掘、保护,很可能会像很多非遗项目一样,曾经流传几千年,却在科技发达、娱乐和学习手段多元化的今天走向失传。 
  童谣,是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记忆,是地区语言文化保育、民间文学等领域中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 
  可能有读者会问:童谣在聊城流传的现状如何?目前难以找到有较为权威的数据去描述这个现状,不过就目前了解的情况,在聊城城区的众多小学和幼儿园内,本土童谣的传唱非常不乐观。以一首童谣为例:“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奶不应,咕噜咕噜滚下来。”现在很多家庭长大的孩子,恐怕很难理解小老鼠为什么要到灯台上偷油吃了。一来,如今要看到传统的老油灯可能要去博物馆了,二来,很多孩子一生下来就说普通话,这些童谣在普通话中有失韵味。至于,小朋友因为完全标准语的教学环境,日常最基础地使用区域的母语,就发音方面,孩童已经面临很大的困难,童谣在新一代当中流传的状况可见一斑了。 
  为此,聊城市文广新局主办,本报承办的这场“聊城最美童谣”活动,让聊城童谣再度唱响,搜集聊城童谣为后人保存。本次活动希望能在几乎完全标准语化教育的环境中,为聊城本土语言和聊城童谣的生存开辟出一些空间。 
童谣投送火爆,获赞“致童年·聊城版”
  13日,本报微信公众平台“齐鲁今日聊城(qlwbjrlc)”上推送了一则消息,《聊城人幼时听过的歌谣,你还记得吗》,其中一位萌娃的短视频传唱了一首很多70后、80后男士小时候经常传唱的童谣,很多粉丝后台留言,表示勾起儿时记忆,本次活动更被网友成为“致童年·聊城版”。 
  很多文化界人士表示,童谣征集和传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据了解,国内有些地区已经出版了当地的童谣成品,有的全部都是童声录制,在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小朋友中百里挑一,由专门的老师为其正音,然后再录制。因为童谣是纯人声,为免成品的效果过于单调,制作过程中又找来一些如《何家公鸡》之类孩童耳熟能详的儿歌或者其它活泼轻快的纯音乐作为衬底。对于像童谣这样,主要靠语言传播,而且文字未必能准确记录,录音在它的保存和传播方面,作用都是最为有效而且迫切的。 
  而近年一些比较热的童谣绘画本书籍也都帮助了童谣在孩童之中的传播,而且不失专业性。童谣背后的故事,童谣中涉及的一些字词的解释,这类的书籍都会有所关注。甚至,二维码出现之后,可以扫书上二维码,看着文字听童谣。 
  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表示,童谣的传唱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聊城人的地域母语、从前挂在口边的本地童谣,想让它们能够传承下去,关键还在于家长的重视,因为在标准语的教学环境中,本地语言文化的希望就在于家庭的语言环境。重视这些,或许不存在太多的功利性意义,但这是一个文化族群的自我归属、表达今人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的尊重,所必须和起码要做的。
萌娃童谣视频秀欢迎萌娃参与
  你记忆深处的童谣是什么?欢迎参与“聊城最美童谣”活动,将您记忆的歌谣发送给我们,聊城市文广新局和本报将进行整理,随后,在报纸和微信上发起聊城最美童谣评选。格式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配有您的视频、音频。 
  征集到的童谣经过专家甄选和鉴别后,将分批次在微信平台和齐鲁晚报·今日聊城版面上进行广泛宣传。征集到的童谣在齐鲁晚报报纸、网站和齐鲁晚报今日聊城微信公众平台上宣传公布之后,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聊城最美童谣”评选,由市民评选出30到50首具有代表性、回忆性的童谣。选出30篇到50篇经典童谣作为展演篇目,征集市民参与“聊城最美童谣”展演。 
  投送童谣要求: 
  1.能体现聊城本土特色和文化特色,语言生动、易于传唱,体现童心童趣。 
  2.语言简洁明快,具有益智娱乐、口口相传、健康向上的特性。 
  3.童谣也在民间广为传诵。
  “聊城最美童谣”发送方式:
  1、信件邮寄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西路93号齐鲁晚报·今日聊城编辑部。 
  2、邮箱:guyunlc@126.com。 
  3、直接发送至齐鲁晚报·今日聊城微信公众平台。
聊城“最美童谣展演”欢迎小朋友报名
  童谣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述着民间流传的经典文化,篇幅短小,琅琅上口,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富有情趣和韵律美,十分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还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聊城最美童谣还将举行童谣展演活动,欢迎小朋友们报名参加。 
  活动将在齐鲁晚报报纸、网站和齐鲁晚报·今日聊城微信公众平台上征集童谣,在市民中掀起一场关于童谣的回忆,由市民将记忆深刻的童谣通过多种形式投送给主办方。主办方将通过微信、网络投票等方式,由聊城市民选出30篇到50篇经典童谣作为展演篇目,征集市民、尤其是小朋友参与“聊城最美童谣”展演。 
  展演分为少儿组和亲子组两个类目进行参与。少儿组要求只能有一位孩子参与,亲子组则可以由任一位或多位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参与比赛。展演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奖。 
  报名方式: 
  1、邮箱:guyunlc@126.com,表注明名字、年龄、联系方式。 
  3、通过齐鲁晚报·今日聊城微信公众平台直接报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