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不是年味的“代言人”
2016年01月2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以往,临近过年不少市民会购买烟花爆竹,在爆竹声中品年味。而面临频繁“光顾”的雾霾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成了摆在面前的现实选择。根据规定,绕城高速公路内,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方可以燃放烟花爆竹。根据《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出现重污染以上天气,主城区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健康受威胁,谈何节日气氛
@张庆金:健康都受到威胁了,谈何节日气氛。喜庆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非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买些电子爆竹,放点喜庆音乐,带孩子到科普博物馆游览,这都是过节的好形式。
@徐衍东:现在省城的空气污染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再燃放烟花爆竹,只能雪上加霜,变成“雾都”。
禁令咋管不住燃放者
@黄伟民:现在放不放烟花爆竹全凭自觉,禁令成为一纸空文。自觉的可以不放,不自觉的放放也无关紧要,时不时地放上一通也没有人过问。
@吕允山:鞭炮禁放也好,限时燃放也罢,操作性挺差。尽管有禁令,可是有结婚的、有开业的等,鞭炮烟花齐鸣,搞得狼烟四起,也没见哪个部门去查禁。我想政府需要做的是严查开门炮,闻声而动,并给以处罚。
鞭炮能否环保无烟
@彭磊:其一,春节作为中国老百姓最重要的节日,用放鞭炮来庆祝由来已久,老传统不能说丢就丢;其二,现在烟花制品的安全性都有保障,在指定区域燃放问题不大;其三,过年就是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放放鞭炮有何妨呢?
@马光仁:电子鞭炮既不污染空气,又能从中体会节日的气氛,是可以提倡的。还应多生产环保鞭炮。
留住年味,不在于燃放烟花爆竹
□张九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老年俗遇上新时代,每到岁末,这烟花爆竹放与不放争议不断。都说城市里年味越来越淡,可吸着雾霾放爆竹,年味未免变了味。
春节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习俗。吃饺子、放爆竹、走亲访友,几乎是如今城市里过年仅存的“三大件”,不让市民燃放,大家还真不知道这年该咋过。
但是燃放烟花爆竹,想说爱它并不容易。安全是第一大问题。城市里人口密集,到了春节,烟花爆竹无眼,居民楼、私家车经常很“受伤”。燃放爆竹,更是给济南的雾霾火上浇油。平时济南治理大气污染,人努力加上靠天帮忙,也只能做到在“及格线”上徘徊,这春节爆竹一响,对空气的破坏自然是爆炸性的。此外,噪音污染亦不容小觑。家里有宝宝和老人的,每到过年,更是对毫无规律的隆隆声提心吊胆,难以睡个安稳觉。历数下来,条条都是“大罪”。
从讨个好彩头到又爱又恨,从盼着放到不得不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中扮演的角色发生很大变化。与其说年味淡了,还不如说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变了。在城市快速发展、人群愈加密集的今天,燃放烟花爆竹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火灾、空气污染、突发事故……再加上为此投入的宣传防护、治理善后成本,综合考量起来,爆竹声响背后付出的社会成本是巨大的。
过年的本质在于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移风易俗并不能简单认为是传统文化的褪色,而应理解为是一种与时俱进。现代生活,特别是在城市里,人际关系、作息时间、衣食住行都与农耕时代迥异。任何文化变迁都是相对滞后于社会变化的,燃放烟花爆竹的矛盾正在于此。
其实,春节习俗的改变可不止是放烟花爆竹这一点点。有多少人家还在剪窗花,有多少人家还在蒸年糕蒸馒头,有多少人家还在挂家堂轴子祭祀祖先?放烟花爆竹未必非得是过年的“标配”,还是根据现实情况来决定吧。只要愿意,您完全可以过一个环保、文明的春节。
请记住,烟花爆竹不是年味的“代言人”,我们自己才是。家人团聚,共同辞旧迎新,比啥都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