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整体向好销售误导仍个别存在
“山东百姓口碑保险服务质量调查”受关注
2016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本报发起了“山东百姓口碑保险服务质量调查”活动,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读者通过电话、来信方式,甚至有的读者通过添加公众微信号,通过微信方式将自己的投保经历和感受写出来。迄今为止,本次活动投票数量已超6000人次,百姓服务热线近300通电话。
  在不少读者感叹保险业发展日新月异,服务水平更加完善的同时,也有个别读者遭遇了销售误导等保险痼疾。为此,本报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相信“高收益”等说法,此外也希望通过读者的建议,倒逼保险公司改进服务,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
保险投资收益高于存款?
这事不可信

  近日,有读者致电本报百姓服务热线0531-85196318/85196145,诉说他们遭遇了存款变保险的怪事儿。
  张大爷今年74岁了,2011年1月4日,他在某银行营业点准备办理存款手续,5万元存5年定期。因为工作人员对他们说,买某保险公司的新**两全保险收益比存款高一倍,张大爷也没有怀疑就办理了投保手续。今年1月,该险种到期,张大爷的亲属去取钱时发现卡里只有55000多元,与原来承诺的高于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的预期相差甚远。据调查,当时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4.55%,按照当年的银行利息,收益超过一万元。张大爷亲属认为,这与销售人员原本的承诺相去甚远,不能接受这样的收益,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满意可以去该保险公司的营业网点找相关人员反映,张大爷的亲属随即去了保险公司营业网点,获得的答复是今年5、6月份还有1000多元的收益。张大爷不能接受,认为原本想存款,因为被劝说这一产品收益高于银行很多才转投这一产品,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承诺的收益,反而远低于银行收益,感觉上当了。
  记者整理同类读者来电发现,几乎所有存款变保险的事件,最初都源于“保险收益高于存款”的说法,让很多消费者转投保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据业内专家介绍,保险产品收益是不确定的,即便工作人员给你演示预期收益表,你也要明白,预期收益往往分高中低档,而演示的往往是高收益那一栏。此外,即便低收益也很可观,但毕竟是预期收益,消费者不要把预期收益当成是必定的收益。与此同时,该保险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保险产品最根本的是保障,如果消费者追求收益,保险产品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服务有漏洞
读者来电提醒

  除了投诉之外,也有读者对保险公司服务提出一些宝贵意见,如交完保费之后,保险公司后续的服务跟不上,有的公司保险业务员频繁更换,找不到之前卖保险的业务人员……
  日前,读者刘女士致电本报,2010年,一个业务人员到家里推销保险,她觉得非常不错就买了一份万能型终身寿险。结果买了保险后,不但没有回访,也没有收到过任何通知。再联系业务员,发现业务员已经离职了。她希望通过媒体呼吁,保险公司能够重视保险老客户的维护工作。 
  读者高先生几年前,曾为孙子买过保险。今年,高先生的孙子因病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有两天的缴费发票丢失。找保险公司理赔时,丢失发票的两天费用400元未能理赔。保险公司业务员告诉高先生,这种情况需要咨询医院,随后高先生找到医院,医院也补打了发票。然而保险公司财务却拒绝报销,认为发票不是原始发票。高先生认为,既然保险公司业务员给出的解决方案,他们也按要求提供了相关材料,为什么不能报销?这只能说明,一是保险公司业务员相关的政策不够熟悉,二是保险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告诉业务人员正确的解决方案。总得来说,还是保险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有问题。
  以上情况,本报已经联系了相关公司,公司在获悉客户情况后,都进行了积极处理,部分读者来电已经处理完毕,其他正在积极沟通中。
         (本报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