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苹果滞销不能只靠“小打小闹”
2016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窦珍珍

  今年沂源的苹果大丰收,却陷入滞销的尴尬困境。济南市外国语的五名高中生了解这一情况后,联系到当地果农,在超市内开设的“爱心助农”摊位前当起了义务促销员。仅在20日上午,就帮着卖出去了300公斤的苹果。(详见21日《齐鲁晚报》“五名高中生超市义务卖苹果”)
  由学生牵头,在超市义务促销苹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果农的燃眉之急,可谓暖心又实用。但据笔者了解,仅沂源县就有5亿斤苹果储存在冷库待售。除此之外,潍坊、威海等地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与数以万计的滞销苹果相比,这小小的“爱心助农”摊位未免有点杯水车薪、小打小闹。
  近年来,由于苹果种植面积增大,产量增多,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果农贮藏、保鲜条件有限,气温回升后品质下降,致使果商不敢收购而滞销。为畅通苹果销售渠道,报纸、广播、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起了“大喇叭”的作用。但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散活动,显然治标不治本,无法根除苹果滞销顽疾。
  要保障苹果销售,应积极加强果品市场体系建设,促使果农与各级集贸市场和果品批发市场签订合作协议。同时,积极开辟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鼓励果农自助靠建网络门店,实现从村口到门口,一键直达。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才能彻底破解苹果滞销难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