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大国经略也需软外交
2016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5年底以来,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等国遭遇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流经中国和上述国家的湄公河(在中国境内为澜沧江)的水位降至90年来的最低点,位于湄公河下游三角洲的越南南部,除了缺水引发的旱灾,还遭受着海水倒灌的灾情。
  眼看因为旱灾种不下去水稻,眼看已经种下去的水稻被倒灌的海水“齁死”,越南向处于上游的中国求助了。为此,中国克服自身也受灾的困难,决定自3月15日起至4月10日,通过云南的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调节,向下游各国实施应急补水。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又表示,考虑到下游仍有抗旱需求,中方决定自4月11日起继续通过景洪水电站向下游应急补水,直至枯水期结束为止。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中国也在经历90年来最严峻的旱情,澜沧江在云南的水位已下降了20%,但中国却出人意料地伸出了援手。对于中国开闸放水的义举,泰国、柬埔寨、越南等湄公河沿线国家均表示欢迎,越南南部民众更是表示,一旦中国来水抵达,就开始为夏秋水稻插秧。
  在这些得益于上游来水的国家中,越南尤为引人关注。众所周知,这个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议不断。就在中国补水抵达越南后几天,越南就要求中国撤走在南海的981钻井平台,此外,还指责中国南海渚碧礁灯塔亮灯是“侵犯越南主权”。更变本加厉的是,近日,越南派苏-30战机飞越中国南海南威岛。
  以德报怨,中国的这一举动看似出人意料,实在情理之中。同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处于上游的中国帮助邻国共渡灾情,正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在泰国、柬埔寨等国,此举必然会巩固当地民众和政府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在与中国关系紧密但又存在纠纷的越南,此举也会修正当地民众对中国不客观、不准确的看法,可以说是中国积极践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的一次行动。
  众所周知,在南海问题上,与越南类似的角色还有菲律宾,而且菲律宾的一些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对遭受灾害的菲律宾民众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一个例证就是,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横扫菲律宾,导致菲律宾中部地区损失惨重,仅在莱特省一地就造成上万人死亡,该省首府塔克洛班市一片狼藉。作为邻国,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11月21日启程开赴菲律宾莱特湾,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
  截至2013年12月9日离开菲律宾之前,“和平方舟”医院船共诊疗伤病员2208人,其中收治住院113人,开展手术44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7000余人,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报告12份,临走前向灾区捐赠医疗物资112箱。在“和平方舟”医疗船离开之前,当地一个村子的村民给中国医生写了封感谢信,立在马路边,上面写着感谢中国和其他国家对菲律宾人民的热心帮助。
  无论是应急调水,还是医疗救助,都契合了中国外交一再强调的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大国软实力外交的一种延伸,其积极的示范效应对加强加深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会起到助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4月12日还表示,中方前后两阶段调水行动充分说明,必要的水利设施是有利于流域国家减轻洪涝和旱灾影响的。中国作为东南亚、南亚地区主要大河的上游国家,通过这次应急调水,有力地回击了一些污蔑中国在大河上游建水电站图谋控制水资源的论调。行动胜千言,中国不图一己私利,图的是合作和共同发展,在这一点上软外交会给出最好的诠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