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到底碍了谁的眼?
2016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视频中,在相亲角,母亲终于理解了女儿的想法,两人相拥在一起。
     本报记者 王晓莹 编译

  这周,一个来自中国的广告视频火遍了全球。这个由日本化妆品公司SK-II推出的广告《她最后去了相亲角》,被国外各大媒体报道。从CNN、华盛顿邮报,到BBC、每日电讯报,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转载和评论这个广告。几乎所有报道的标题中,都有让人触目惊心的“剩女”俩字。
  究竟是什么样的广告,拥有这么广泛的传播力呢?在视频中,几位30岁左右的未婚女性讲述了她们被逼相亲的故事。“25岁以后还不结婚,好像就是剩女了。”“他们觉得,在中国这个社会,只要不结婚,就不是个完整的女人。”这些话,被她们含着眼泪说出来,心中的委屈一目了然。父母的表态也是平时常见的言论:“我的女儿也不是太漂亮,所以就剩下来了。”“她找不到(对象),也是我们老两口的一块心病。”
  在父母的压力下,这些女性走向了相亲角。但与其他那些写着年龄、职业、择偶条件的介绍不一样,她们挂出了自己的照片,写下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想为结婚而结婚,那样我并不会快乐。在片尾,她们的父母看到这些肺腑之言。“我女儿很美,”一位母亲说,“剩女很光荣!”
  这个视频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尤其是女性。CNN报道称,视频才发布两天,就已在优酷上获得150万点击量。在微博上,一天内就获得近2万次转发和4000个赞。据外媒报道,来自世界各种途径的留言多达390万条。笔者也是一名26岁的女性,刚过了被定义为“剩女”的年龄,把这个视频细细看来,这些女性遭遇到的评价或“建议”,笔者都感同身受。而且,“剩女”面临的社会压力,整个亚洲的女性都有切身体会。
  在美国网站Buzz Feed关于这篇报道的留言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位女网友写道:“我来自亚洲,马上就要过28岁生日了,我也被认为是一名剩女。我感觉很受伤,尽管父母不会给我太大压力,但他们也会时不时暗示我:如果你能像别人一样结婚生子,我们会很高兴。最让我生气的是,有些亲戚会在完全不了解我的情况下催我结婚,好像我想嫁却嫁不出去一样。”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女网友回复她说:“我是菲律宾人,今年28岁,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我知道,一旦毕业,面临的问题就会变成‘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想想就觉得活不下去了。”
  一名叫阿迪提·赛斯的印度网友这样回复:“这些我都深有体会,印度现在还存在包办婚姻。在我们国家,如果你过了人们认为的‘适婚’年纪却还没结婚,大家就会觉得你肯定有问题。你的父母也会像决定你的终生职业一样去决定你的婚姻大事,告诉你要嫁给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女性,我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鼓起勇气,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向社会压力低头。”
  一位网名叫普亚卡·拉尼的女网友说:“我才23岁,可从18岁起,我妈妈和家人就不停地问我为什么还不结婚。”拉尼说,当看到视频中有位女性说“也许想要放弃‘找个自己喜欢的’(念头),选个合适的也挺好”时,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其实我有个男朋友,但我的家人不喜欢他,因为他不是黄种人,而我们一家都来自孟加拉国。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包办婚姻,想要干预子女的婚姻。这个视频真的触动到我了。”
  不过,也有女权主义者质疑这个广告。她们认为,视频中的女性都是来自上海的高收入女性,那些乡下和小镇中刚满18岁就被逼婚的女性,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无论如何,正如视频结尾所写:别让压力左右你的未来,支持全世界的独立女性改写命运。一个自由、独立、坚强的女性,真的不需要被外界打上“剩女”的标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