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半个内阁”默克尔第9次访华
2016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日,李克强总理陪同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颐和园散步。
     德国总理默克尔12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并与李克强总理共同主持第4轮中德政府磋商,这是默克尔自2005年出任德国总理以来第9次访华。媒体猜测,中德将就更多项目展开合作,但磋商中也将涉及钢铁产能过剩、中资大规模收购德企等话题。德国新闻电视台11日称,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有关两国关系“发展到历史最好水平”的说法,近日得到了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的赞同。

  在颐和园小范围会谈
访问沈阳谈结构改革

  “默克尔‘带着半个内阁以及约20名经济界代表’来到中国。”“德国之声”如此描述说。据悉,此次随默克尔访华的包括6名部长以及5名国务秘书。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近日表示,除了6月份的这次正式访问,默克尔还将于9月初再度访华,出席在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她也是西方国家首脑中任内访华次数最多的领导人。
  按德国总理府网站的公告,在12日抵达中国后,默克尔将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接受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讲话。当晚,她将应中国总理李克强之邀在颐和园进行小范围晚餐。德新社说,作为德国队的“首席球迷”,默克尔本应出席在法国举办的欧洲杯德国队首场比赛,但为了访问中国,她只能祝愿德国队“好运”。
  13日,中德两国总理将共同主持第4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德政府磋商机制由两国总理主导,是统筹和推进中德合作的最重要协调机制平台,自2011年建立以来已成功举行3轮磋商。这次双方将共有20余位部长或副部长级官员参加。“德国之声”称,双方将就商贸、外交、安全政策等两国关系的“命脉板块”展开磋商。德国总理府网站的公告说,两国政府和企业将签订数十项协议,并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当天下午,两国总理还将出席德中经济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德中经济合作论坛。当晚,默克尔将获邀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会面。
  “德中政府磋商非常重要。”在11日公布的视频中,默克尔这样说明第9次中国之行。她说,在德中政府磋商的基础上,两国已成功地进行了更广泛的合作,年度政府磋商有助于持续性地合作。根据安排,默克尔14日将前往中国东北,参观沈阳故宫、工业博物馆和中德合作工业园区。当天下午,她将访问沈阳的宝马汽车工厂。默克尔赞扬沈阳的结构性改革“很重要,也很勇敢”,称中国东北地区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德国也曾经历相似过程。北威州曾非常依赖钢铁工业,当她想到北威州,就能体会到中国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她有兴趣看看中方制定了何种行动计划,德方能否提供意见和行动上的帮助。
  德国联邦新闻局近日表示,下一届G20峰会将于2017年7月7日至8日在德国汉堡举行。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日前也表示,作为今年和明年G20主席国,中德保持着密切沟通与良好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也更趋紧密。
访问时机较为微妙
中企加速收购德企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0日报道称,默克尔对北京的访问发生在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之后。曾有消息说,为避免更大范围的“贸易战”,欧盟委员会已和中国就此事接近达成协议。默克尔本次访问的内容之一将涉及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显然多多少少会和“市场经济地位”相关。 
  德国财经网说,“创新”将是中德政府磋商的核心议题之一。两国将推动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对接。“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意在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而“工业4.0”是德国政府于2013年推出的国家战略,其目的是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目前中国是德国在欧洲之外第二大出口市场。2014年德中贸易额相当于英、法、意三国对华贸易额的总和,德国也是对华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最多的欧洲国家。到2015年底,德国仍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经贸和技术合作伙伴。路透社10日报道称,德国是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受益最多的欧洲国家。2014年德国对华出口额增至2005年的3倍多。德国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商从中国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中获益,并以此对冲了欧洲市场疲软的影响。但2015年德国对华出口额出现了近20年来的首次同比下滑。
  然而,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报道说,中资公司今年在德国的投资规模有望创下新纪录,这引发有关德国或失去对该国一些最具创新力且技术最为先进公司控制权的担忧。全球数据供应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投资者以大约每周一家的速度收购德国公司。今年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投资者已向24家德国公司发出收购提议。按这一速度,2014年创下的28家的纪录将很快被超越。德国《巴登日报》评论说,中方希望两国总理的良好关系,继续打开欧洲的大门。但“德国之声”称,德国智库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则呼吁政府对中国摆明立场,并采取强硬姿态。
  不过,德国《商报》评论说,幸运的是,即使在欧洲范围内,德国仍然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竞争之中谋共识”,德国《每日镜报》称,对于德国而言,中国既是经济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德国从对华贸易中获利丰厚,继续保持良好的对华关系符合德国的利益。
  据环球时报、澎湃新闻、国际在线、央广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