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不可分割
2016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12日讯(记者 郗运红 通讯员 曹休群) 12日,庆祝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暨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馆仪式在滨州市文化馆群星广场举行,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
  在开馆仪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娟宣布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对市民开放,并和市民共同参观了展馆。参观期间详细听取了工作人员对非遗展馆各展区的功能介绍及陈展物品传播脉络、并在数字多媒体功能区进行了视听体验。
  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位于滨州市文化馆二楼,总面积700多平方米,展馆采用主题场景展陈和柜台展陈相结合的方式,划分为走廊、序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表演、棉纺织和传承交流等八个功能区。集展示宣传、科普教育、研究保护、传承互动、文化交流、娱乐休闲于一体,是综合展示全市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全貌的载体。
  市文化馆李晓静馆长介绍,市文化中心建设以来,市文化馆着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进行策划和设计工作。几年来,展陈方案经过专家、学者多次论证、6次重大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施工方案,于2016年春节前正式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非遗展馆的“性价比”,文化馆全体干部职工多次进乡村、到田野,回老家、访亲友,搜集了大量的非遗实物。同时,市文化馆还请来了民间手工艺人拾遗补缺,制作了一大批非遗展品,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非遗展馆内容的充实,保证了非遗展馆的展出效果。
  在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特建传统表演艺术区,让观众近距离倾听吕剧背后的故事、触摸吕剧历史的痕迹、品味剧中人生的酸甜苦辣。除了戏台,《小姑贤》剧中人物服装中军莽、状元帽、凤冠、罗裙腰带等道具也陈列在市民眼前,满足了市民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同时,作为滨州特色饮食代表的惠民武定府酱菜、邹平酸浆豆腐美食文化也走进了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市民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用具,来洞察古老的农耕文明、品味饮食文化内涵。
  当日下午,为继续做好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结合滨州非物质遗产展馆开馆之际,来自各县区馆及滨州市非遗传承艺人等30余名非遗工作者在市文化馆举行了“2016年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李晓静馆长向市著名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培安颁发了“荣誉馆长”证书。
  座谈会上,来自各县区馆馆长及非遗工作者和全市非遗传承人进行了工作交流座谈和经验分享,对非遗展馆及全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刘培安作关于“如何更好的做好滨州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简短报告,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从来是不可分割的,不断深入挖掘滨州非遗文化传统资源,精心推进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深入,营造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才能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娟和市民共同参观展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