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国土资源局
落实推进土地开发整理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无棣县佘家等4镇(办)东北邓等26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
2016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随着无棣县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的总要求。我县积极争取并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一体化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无棣县积极争取并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一体化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围绕以项目建设解决新增耕地的思路,通过现场踏勘、调查摸底,选定了地理条件适宜,党委政府要求迫切,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佘家镇、西小王镇、埕口镇和棣丰街道办事处作为2015年市级未利用地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区。
  一:项目基本概况
  无棣县佘家等4镇(办)东北邓等26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为无棣县国土资源局2015年向滨州市申报的土地整理开发重点项目,于2015年5月8日由滨州市国土资源局、滨州市财政局批准立项。
  项目区位于无棣县的棣丰街道办事处、佘家镇、西小王镇及埕口镇。共分为河营、邓王、小米河南岸、黄瓜岭四个片区
  河营片区位于棣丰街道办事处,南至白杨支沟,北至清波河,西至无棣开发区八路,东至小开河。东经117°42′42″~117°45′01″北纬37°35′58″~37°45′23″。
  邓王片区位于佘家镇,南至白杨河,北至白杨支沟,西至荣乌高速,东至沾化。东经117°47′52″~117°51′37″北纬37°44′18″~37°46′26″。
  项目区小米河南岸片区位于西小王镇,东至鲁北顺洲天然生物有限公司,西至省道S320,南至羊屋子村,北到小米河;项目区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7°55′59″~117°57′44″;北纬37°50′53″~37°51′21″。
  项目区黄瓜岭片区位于埕口镇,主要分布在黄瓜岭村周边;项目区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7°46′18″~117°48′19″;北纬38°05′41″~38°03′44″。
  无棣县佘家等4镇(办)东北邓等26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总规模为2482.54公顷,其中参与整理开发的面积为2048.03公顷,合30720.45亩。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393.72公顷,新增耕地率为19.22%。本项目工程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防护林工程四部分构成,预算总投资6887.86万元,滨州市财政局于2015年8月7日下达了预算批复。
  项目预算批复后,项目承建方无棣县兴棣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正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对项目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招标,于2015年9月7日开标,中标单位为山东无棣金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和滨州恒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实施情况
  1、组织领导
  2015年5月15日,《无棣县佘家等4镇(办)东北邓等26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建设动员会议》在佘家镇召开,为整理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国土、财政一把手为副组长,县农业、林业、水利、城建、环保、电业、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设指挥部采取集中办公方式,对开工建设统一调度指挥。
  2、前期准备
  在迁占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迁占补偿标准,一把尺子搞测量,一个标准搞补偿。做到丈量,清点,补偿三透明。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了迁占工作的有序进行。
  3、工程进展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统筹协调,科学安排,确保工程如期完成,项目自2015年9月正式开工,通过9个月的建设,2016年4月整个项目的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其它工程五大部分,均已全面完成。
  三、规范运作 打造阳光工程
  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选择上,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法,通过招投标方式,公开选择,避免暗箱操作,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暂行办法和滨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实行建立专门账户,转款专用坚持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支出。坚持严把资金流转渠道,层层设立转账,形成一支笔审批,坚持项目资金决算制度,严格资金审计,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四、工程具体完成情况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强化责任,规范操作,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完成工程量如下:
  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实施后,实际新增耕地393.72公顷,新增耕地率达到19.22%。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土地需求。
  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建设给群众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利条件,新修斗渠13600.35米,新修农渠28181.25米,维修U型渠538.8米,新开挖斗沟6544.64米,新开挖农沟32503.86米,规划台田沟57018.37米,清淤支沟856998.45m3,清淤斗沟222335.85m3,衬砌排水沟9929.45米。实现了方田灌溉网全覆盖,极大的解决了群众远程灌溉难的问题。
  建筑物工程质量过关,新修节制闸50座,分水闸117座,涵带闸9座,渡槽Ⅰ型3座,渡槽Ⅱ型3座,倒虹吸Ⅰ型16座,倒虹吸Ⅱ型22座,维修倒虹吸1座,过路涵Ⅰ型39座,过路涵Ⅱ型175座,过路涵Ⅲ型5座,过路涵Ⅳ型20座,排水涵Ⅰ型26座,排水涵Ⅱ型6座,进地涵106座,农渠过路涵7座,拱桥36座,维修拱桥6座,斗渠进地桥71座,农渠进地桥193座,扬水站Ⅰ型11座,扬水站Ⅱ型5座扬水站Ⅲ型4套,斗门95座,农门193座,架设高压线12274.99米。方便的群众出行,最大限度的适应并控制各种灌溉和降雨情况。
  田间道路工程:
  本项目铺设4.5米宽田间道11871.69米,维修4米田间道路4302.12米,维修5米田间道3919.6米,路面采用15厘米厚混凝土修筑。新修生产路104534.72米,路面采用10厘米厚泥结碎石路面,宽3米,采用10厘米厚灰土路基,两侧路肩各0.5米。方便了群众出行,一改雨天进村难的现状。
  农田防护林工程:
  防护林主要布设在田间道两侧和生产路的单侧,株距3米,树种选择白蜡,共种植白蜡54842株。
  五、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项目区实施土地整理后,开挖排水沟,防洪排涝标准得到全面提高。通过修建扬水站、布设斗、农渠等措施,提高了区内水资源的利用率,抗旱能力明显提高,基本上可以达到旱涝保收。
  同时,项目区内的防风林网,不仅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局部小气候,还可以降低风害、抑制风蚀作用,有利用控制和降低水土流失。
  通过灌溉、道路、防护林以及土地平整等工程建设,形成“田成方、路成框、沟成网、林成行”的农田生态系统。
  2、经济效益
  项目区整理开发前耕地总面积1635.3公顷,整理开发后耕地面积增加到2029.02公顷。规划整理开发后土地的种植结构为:以棉花、小麦、玉米、枣树等为主。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农田灌溉条件将有很大改善,农田质量、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也将随之提高,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经济效益也将不断提高。
  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实施,利国、利民、利于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优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民生产、改善农村居民点的集聚布局,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点意义。
  该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发,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切的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是解决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更高的工作热情,更科学的工作方法,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更好,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造福百姓。
记者 孙秀成 通讯员 李建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