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城市排水大考刚开始
既有先天不利又有历史欠账,加剧防汛压力
2016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日晚,二环东七里堡路口积水过膝,交警实行交通管制。 本报记者 张中 实习生 郭松健 摄
  12日晚,一加油站内挤满等待积水退去的路人。             本报记者 张中 实习生 郭松健 摄
     
  12日夜,降雨突至,虽然整个济南的平均降雨量仅为21.3毫米,中雨级别,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市区多个监测点达到了暴雨级别。城区不少地方再次出现道路行洪和短时积水的现象。

  本报记者 蒋龙龙 郭立伟
王皇 实习生 杨静晓 张萌

雨停一两个小时后
积水基本消退

  12日傍晚,济南市区遭遇强降雨。根据济南市水文局统计,7月12日8时至7月13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1.3毫米,市区降水达到了41.3毫米。降水量超过50毫米,达到暴雨级别的站点有16个,全部位于济南市中心。其中前三位的站点分别为十三中96.5毫米、供销公司92.5毫米、历城区防办90.0毫米。解放桥、洪家楼、泉城广场等几大商圈的降水量也接近90毫米。
  由于降水急促,省城不少路段再次看海。多条道路发生积水情况,12日21时20分左右,少年宫路积水达到50厘米。生产路铁路桥下积水70厘米,当晚11点多的时候积水达到1米多。
  12日21时许,天桥辖区生产路、少年路积水严重,实施交通管制。历城区花园路七里河路口、祝舜路、黄台南路积水较深,实施交通管制。受降水影响,顺河高架、经一路、济泺路、历山路、二环东路、玉函路拥堵。
  降水在22时以后逐步变弱,据济南市城市防汛指挥部相关人员介绍,短时强降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经过合理调度,在停止降水一两个小时后,13日零时三十分左右,积水基本消退。” 
市区降水1260万方
南高北低道路行洪

  济南市排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降雨时出现短时道路积水不可避免。济南道路积水多发主要原因在于地势的特殊性,济南地势南高北低,“二环东路从旅游路至小清河段长度7.5公里,海拔落差132米;舜耕路从二环南路至经七路长度5.3公里,海拔落差105米。”
  当济南出现大规模降水时,短时间内大量超出设施排洪能力的洪水便会形成道路积水。由于济南南高北低,这些积水便会沿着南北走向的道路向北流,形成道路行洪。其中,便以二环东路、英雄山路、舜耕路等较为明显。
  12日夜,不少市民反映,二环东路就出现了短时马路行洪现象。南北走向的历山路也出现了马路行洪现象。当日21时,齐鲁晚报记者在解放桥看到,积水已经没过脚踝。
  济南市排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12日晚道路出现积水与降水量过大有关系。12日晚,济南市区的降水量达到了41.3毫米,按照市区315平方公里的面积来测算的话,市区的降水量达到了1260万方,再加上南部山区汇集到市区的降水量,整个市区需要排出的水量更大,因此不少路段发生短时积水现象。
  济南一排水专家介绍,“幸亏当晚南部山区降水量不大,否则马路行洪会更突出,流速也会更快,城区防汛形势会更严峻。”
排水设施老化   雨污不分流
  12日晚,历山北路的一处污水井盖被顶开,污水只能流向路面。雨水不往管道里流,反而从雨污管道往外涌,让不少市民纳闷。  
  “污水管道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混入了雨水。”历城区市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虽然不少道路已经实现了雨污分离,但很多老小区还保留了老的排水沟,平常是污水,到了下雨,雨水也混入其中。
  道路行洪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排水设施老化。当遭遇暴雨时,排水不及时,导致短时积水。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路行洪的出现和路面的大规模硬化有关。路面大规模硬化后,原先可以经过绿地、湿地自然下渗的雨水都跑到道路上来了。
  12日夜,北园大街多处积水达到半米深。一家住北园大街的市民告诉记者,“20年前,北园处处都是农田、藕池,都能把水及时吸收,现在都盖成楼了,地势本来就低,一下大雨挨淹是肯定的。”
市区河道
三成遭棚盖

  降水进入雨水管道后,会被排泄到市政河道内,通过河道雨水将排到小清河。济南一下雨,市区容易被淹,很大程度跟河道被棚盖有关。
  在济南绕城高速以内,共有18条主河道。在这18条主河道内,除护城河为环形外,有14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如龙脊河、小汉峪沟、东泺河等。3条东西走向河流分别为:小清河、北太平河及虹吸干渠。依附于这些主河道,还有50余条支流。这些河流几乎都流向小清河,这些河道对于雨水外排,降低省城的防汛风险可谓非常关键。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市区河道逐步遭到被棚盖的命运。在解放桥路口东侧,有一条历山路边沟,河道几乎全被棚盖。齐鲁晚报记者从济南河道分布图发现,沿历山路(解放路段至花园路段)近1700米的河道,一点都看不见,全部成了暗渠。兴济河从经十路朝北看,也能看到河道被多处棚盖。
  在省城的所有河道中,以市中心的河道棚盖最为严重。市区内总长度82公里的河道,有28公里被棚盖,占到三成多。
  据排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河道若为明渠,周围的水都可以汇入,从河道排到小清河,但改为暗渠后,周围街道上的水不能汇入,只能在马路上肆虐,造成了河道短时积水现象。而且,河道被棚盖,清淤很难,这也加剧了防汛的压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