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批食品不合格,11批是海米
第四期流通环节食品抽检结果公布,抽检问题发现率6.2%
2016年07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6日讯(记者 刘腾腾) 抽检404批次食品,25批次不合格,其中海米11批次、韭菜3批次,成为不合格的重灾区。
  今年5月,青岛市食药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抽检404批次,合格379批次,不合格25批次,合格率93.8%,问题发现率6.2%。本次共抽检食用农产品、大宗食品共11大类。抽检范围为抚顺路、华中、城阳三大批发市场、早市(便民摊点群)及商场超市。其中,合格率较高的产品:畜禽肉、水果、炒货及坚果制品、面制品、熟肉制品、棕子等产品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不合格的25批次中,11批次为海米,3批次为韭菜。海米不合格多因检出亚硫酸盐、胭脂红、二氧化硫等不得检出的物质;韭菜多为氧乐果、毒死蜱、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残留超标。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抽检的抚顺路、华中、城阳三大批发市场里,均有企业被检出不合格产品。目前,青岛市食药局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已责成相关区、市局依法责令企业和业户停止销售该批次产品,约谈抽检不合格企业及市场主办方负责人,对不合格产品经营者依法退市并立案查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