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
2016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 薛文青

 “我与济宁高新区”征文  E-mail:jngxqb@163.com 
吟龙游 ◆ 李欢
  风雨夹,白浪逐淘沙。
征鸿过,子回头,渔不留。
古来今道几多时,雁子白首。
留得几时休。
曾记得,君两岸,相知百里。
欲回眸,今朝流水,泗海泓泽聚济州。
嫣嫣于曲,往事越千年,古今同慨。
茅庐年少,稀得佳音,唱罢雪飞枝头。
古运河,康乾驻跸。
太白楼,诗文携手。
不知从此,西武铁马兵戈。
禹贡兖州,论语三千子曾游。
遥指泰山,试登临极目,霞飞四海。
泛古今,晓问九州。
吟龙不鸣,古与今绝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一首诗里的这样一句话,正是我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我的家乡——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那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天堂。
  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短短二十载,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看着它一点一点地发展、壮大、名誉海内外的……
  我的家就住在高新区科技中心附近,这片区域由一体四馆组成,包含科技馆、图书馆、影视城及商务中心。科技馆,是济宁高新区科技新城重点打造的标志性建筑,济宁高新区科技馆定位于“全国一流的科学活动场所和全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馆内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科普类的展览,比如机器人主题展、恐龙展、冰雕艺术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对高科技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高新区的点睛之笔——蓼河公园现已小有名气了,这里环境清新,绿意盎然,犹如小家碧玉般的内敛含羞……每年的菊花展更是吸引游客前来赏花、休闲娱乐。我们生活在这片蓬勃发展,潜力无穷的土地上,无比的自豪,更深深地感恩--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励引导就没有我们的新家园。
  我们周边教育文化氛围浓厚,济宁最好的外国语学校坐落于济宁高新区海川路,它所倡导的精英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即立足于根本又具有国际视野,让我们的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离现代化教育更近一步。
  区内最具有科技含量的机构就是产学研基地了,它是济宁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建设区域性“产学研”中心、是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国内外顶尖人才汇聚于此专心致志创新创业。为产业升级和园区转型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
  与产学研基地相毗邻的是济宁高新区大学园,它与我们所在的小区仅一墙之隔,大学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校企共建、实训为王。先期就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济宁医学院等一批高校资源入驻,各行各业“未来之星”的到来给济宁的文化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里就是济宁的未来!文化的高地!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