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相继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贸易保护主义再抬头
15年了,还想用老办法堵中国
2016年12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多年来,中国一直饱受西方国家反倾销困扰。从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商品种类来看,贱金属(铁、钢、铜制品)、化工产品、纺织品等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遭受冲击最大。这也反映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问题。同时,除了与中国产业结构相似的印度,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多,这也说明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贸易摩擦极为普遍。            数据来源 WTO官方网站
     继今年5月和7月欧洲法院和美国相继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后,日本经济产业省在12月8日发布消息称,已决定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其实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否,其意义不仅限于本身,而是西方能否继续在针对中国反倾销诉讼时使用“替代国方法”。而在这个时候欧美日相继针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发难,绝对不是一种巧合。
  本报记者 任志方

中国屡被反倾销调查
源于入世时“妥协”

  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状况。简单说,就是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有多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多少。反过来说就是国民经济的自由化程度有多高。
  至于具体的认定标准,欧美日又各有一套标准,但基本上都是为中国量身定制,比如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货币的可兑换程度等。
  而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之所以重要,要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说起。WTO严格意义上说是一个由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贸易组织。中国在当时市场化程度远不及现在,但为了加入WTO,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还是同各个国家达成了妥协。即中国可以加入WTO,但西方国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期限为15年。同时,中国也将按照当时的谈判要求,逐步放开市场。
  这样中国可以尽早享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但随之而来也有代价,即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可以使用“替代国方法”。简单来说,如果欧美日认为中国出口到他们国家的某种商品价格过低,存在“恶意低价倾销”的问题,在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取证时,可以不考虑中国本身生产成本,而是选择与中国经济水平相似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成本水平,来判断中国是否倾销,并确定反倾销的处罚幅度。这种处罚包括大幅度提高关税等。
  例如,在一些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中,欧美国家总是选择印度、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作为替代国以计算进口商品应有的成本。如果那些国家的商品成本高于中国产品,就很容易使中国产品败诉或是需付出较多的罚金。
  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同,上述国家的相关透明度也不够,欧美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也“猫腻”不少。过去十多年里,由于该条款的存在,中国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国家之一。2002年-2015年,针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857次,年均61次,占全球同期反倾销立案总数比例平均值为28.1%。
承不承认先放一边
不延续老办法是关键

  这样的境遇,使得中国争取更多的国家,特别是作为最主要出口方向的欧美日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成了一件很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这也成为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外交政策优先目标之一。根据商务部数据统计,到2011年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国家达到80多个,包括俄罗斯、巴西等重要新兴市场国与澳大利亚这样比较重要的西方国家。
  而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就存在相关立法的经济体,主要有美国、欧盟、巴西、埃及、印度、以色列、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秘鲁、新加坡、南非、泰国、土耳其等十四个经济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让这些经济体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显得更重要。
  今年,正是15年期限的截止年。按照这一条款,今年后WTO成员有义务自动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但就在这个关口,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对象欧盟、美国、日本相继表态反悔。
  美日欧的理由无非还是过去的几点: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存在压低或变相压低成本(例如不保障工人休息日、不给加班费)的情况;认为中国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并没有彻底按照约定放开市场;认为中国政府对企业出口依然存在补贴;认为中国汇率机制不够开放等。
  9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美、欧、日等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在回应中,商务部一针见血地将重点放在了“替代国方法”上。商务部认为,停止使用“替代国方法”,与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无任何关联。今后各国应严格依照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等规则对中国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不能变相延续“替代国”做法。
  这说明,中国目前已经认识到,当前最务实的不是争得欧美日的一句承认,而是让WTO不再允许他国使用第三国替代的方法进行反倾销调查。
西方意在筑墙护崽
中国需要练好内功

  非市场经济地位一直是欧美打压竞争对手的最为有效的工具。特别是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期,贸易增速近年下降并在去年出现大幅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欧美日等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他们希望通过打击本国进口中国商品,来提振本国的经济和就业。就连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都曾声称,要对中国征收45%的关税,也是典型的以邻为壑的落后做法。而前段时间日本取消对华实行多年的最惠国待遇,也是这一事件的预演。
  更关键的是,如今“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掌握的政治筹码。例如美国一直担忧人民币威胁其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日本则在此事上紧跟美国。
  当然,这一问题也值得中国反思。中国虽然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贸易量也位居全球第一,但出口商品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需要依靠价格优势。这样一来,西方国家更有理由指控中国倾销。
  中国领导人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中国无意和其他国家打贸易战。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而东南亚、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低,已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维护国际贸易的稳定增长,无疑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但中国除了应该据理力争,寻求不延续“替代国方法”之外,更应该做的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第一就是继续鼓励创新,鼓励一批像华为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改变单纯拼价格的出口竞争方法。第二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给西方国家以口实。另外,中国也应开拓贸易思路,利用好“一带一路”这样的机遇,继续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壮大自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