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聚首青岛,“蛟龙”再探深海
龙兄龙弟携手如虎添翼,两年后有望组团出海科考
2017年0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龙”聚首青岛,依次是潜龙、海龙、蛟龙。 本报记者 宋祖锋 摄
     6日,“三龙”聚首探深海活动在位于青岛即墨市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举行,由蛟龙号、海龙二号和潜龙一号组成的“三龙”系列潜水器正式在青岛聚首,“三龙聚首”在我国的探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随后,在国家深海基地科考码头,向阳红09船载着蛟龙号开始执行2017年试验性应用航次,蛟龙号将首次奔赴西印度洋下潜。

  本报记者 宋祖锋     

“三龙”同住一家
打造国家级平台

  6日上午,由蛟龙号、海龙二号和潜龙一号组成的“三龙”系列潜水器正式聚首青岛。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号无人无缆潜水器为代表的深海大洋勘探重型装备,又称“三龙”系列潜水器。“三龙”可以搭载科学家和相关调查作业工具进入深海,并利用不同类型的作业工具实现深海各类环境要素和底质样品的探测和取样,成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勘查和深海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说,“三龙”的集中管理,有助于国家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三龙”将成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勘查和深海前沿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将大幅提升我国国际海域资源勘查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三龙”同住一“家”,但目前并不能实现同船探索深海奥秘,这是因为目前的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船无法满足它们同时出海需求。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表示,新的潜水器母船正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3月交付使用。新船建成后,将具备条件使“三龙”同船探深海。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国家深海基地建设总体方案》,深海基地将建成面向全国具有多功能、全开放的国家级深海科考公共服务平台。接下来还将被打造成深海科考母港,建设国家级深海科考公共服务平台与服务保障基地。
124天科学调查
再出海有更多任务

  据了解,按照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总体计划安排,2017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分三个航段,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区、南海、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大洋资源和深海前沿科学调查,执行时间为2017年2月6日至6月9日,共计124天。
  据了解,与以往蛟龙号航次相比,本航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任务更加多元化(大洋专项、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和中科院先导计划项目);二是本航次是海上连续作业时间最长、调查区跨度最大的一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也是迄今潜次任务安排最多的一个航次,设计潜次任务达到31次,其中包含7个水深在6000米以上大深度潜次;三是本航次除完成科学调查任务外,还需进一步提高蛟龙号作业效能,完善蛟龙号的应用管理机制,锤炼蛟龙号海上作业及维护保障技术队伍,为业务化应用做好充分准备。
  本航次为我国首次利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区开展下潜作业,利用蛟龙号精确定位取样、近底观察与视像的技术优势,进行高定位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微地形地貌调查和多金属硫化物、热液流体等样品的采集,了解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分布状况和成矿潜力,为未来我国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的选取和申请提供支撑。
  为进一步完善蛟龙号的开放应用机制,本航次在大洋37航次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航次任务来源,依托蛟龙号大深度作业优势,将继续在全球深渊的代表性区域——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开展深渊科学考察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深渊科学研究,引领我国深渊探测技术的发展;同时,本航次将在南海开展前沿科学调查研究和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试验区的选址与环境基线调查任务,从而不断提升蛟龙号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