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贫困村发家致富的女书记
——记五峰街道办陈庄村党支部书记石英先
2017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村民在收割蒲公英。(资料片)
     42岁的石英先现任五峰街道办陈庄村党支部书记、长馨绿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市“巾帼增收带头人”等。从陈庄村长大的她,由于贫穷16岁被迫辍学,从此立志寻求致富道路。经过26年的摸爬滚打,尝试了无数种发展模式,最终走出了适合陈庄村的发展道路。

  本报记者 于梅
实习生 曹甘霖

多次尝试不惧失败
  近日,记者来到陈庄村,随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观看了蒲公英的长势。“我们种植的蒲公英没有施农药化肥,地里长了草都是人工清理,成熟后的蒲公英经过加工制成蒲公英茶,非常受欢迎。”合作社工作人员表示,除种植蒲公英外,合作社还扩增了草莓和蔬菜大棚,今后三年,合作社计划投资1000万元,打造集农业生产、果蔬采摘、农事休闲体验、特色垂钓、农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
  据了解,2011年,当时身为村主任的石英先抓住机会,决定发展农业。她前往寿光,拜访了蔬菜大棚发明人王乐义,王乐义鼓励她回家种棚,并承诺给予前期的技术指导和销售途径,解除她的后顾之忧。石英先回到陈庄后扩大承包土地,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成立了长馨绿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但由于一些原因,石英先失败了,2012年,她再次只身前往寿光,向当地种棚能手学习技术、请教经验。石英先重新流转土地,开始建大棚种植蔬菜,第一年就收获不小。
种蒲公英增收致富
  2014年,石英先当选为陈庄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后她心系群众,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经过市场考察摸索,2016年初,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投资100多万元,新上蒲公英种植加工项目,成功研发出蒲公英焙干茶,并为此申报国家专利。
  蒲公英是当地常见的中草药,其种植简单,无明显病虫害,且对土壤种植要求不高,既能大田种植,也能林下种植。村里无偿为种植蒲公英的贫困户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与他们签订回收合同,每年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回收。2017年,合作社茶产量预计在10万斤左右,市场销售价保守估计每斤200元,营业额预计达到2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2017年,石英先将开展扶贫计划,将投资20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致富,预计人均每年可增收6000元。合作社不仅发展蒲公英种植,还将继续深入推进蔬菜种植、果树种植、农村旅游观光等绿色生态项目,打造集果蔬采摘、特色养殖垂钓、餐饮住宿服务、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将陈庄村打造成为特色旅游小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