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城市发展主中心——太白湖新区加快产城融合、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步伐
合力“创业”,31个重点项目寻伙伴
2017年03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太白湖新区风貌。
  具体项目信息可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济宁太白湖新区查看。
     本报济南3月26日讯(通讯员 张长海 蔡大虎 林通 张义) 3月30日,在山东大厦举行的济宁太白湖新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会上,该区将面向社会资本策划推出31个PPP重点项目,总投资408.21亿元,其中城镇综合开发类项目7个,在31个PPP重点项目中总投资额度最多。
  为全面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借助社会力量掀起“二次创业”热潮,济宁太白湖新区面向社会资本策划推出31个PPP重点项目,总投资408.21亿元。
  在本次推介的项目中,市政工程类项目9个,总投资40.82亿元;交通运输类项目1个,总投资2.72亿元;水利建设类项目1个,总投资3亿元;科技类项目1个,总投资4.4亿元;教育类项目2个,总投资6.6亿元;医疗卫生类项目1个,总投资10.67亿元;城镇综合开发类项目7个,总投资162亿元;文化旅游类项目8个,总投资151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类项目1个,总投资27亿元。
  举办此次PPP项目推介会,旨在贯彻落实济宁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太白湖新区的广泛运用,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太白湖新区市政基础、交通运输、水利、科技、教育等领域,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携手共进、互利共赢。
  本次推介会由济宁市政府、山东省财政厅作为指导单位,太白湖新区管委会、济宁市财政局作为主办单位,推介会邀请省财政厅、市政府、市财政局、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和PPP咨询机构领导和负责人300余人参加。
  头条链接:
实现二次创业
需干好这些事

招商引资
五个一稳步推进

  推行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从单纯引才、单纯招商向招才引智、项目打包引进转变。创新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PPP模式。创新项目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实施一位区级领导、一个建设主体、一个主管单位、一套建设班子、一套体制机制工作原则,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产业项目
向产城融合转变

  以都市型、生态型、文化型产业为方向,推动新区发展向产城融合转变。着力增强发展动能、服务民生和培植财源,争创省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文旅融合
文化味为景区添色

  深入挖掘新区历史文化积淀,策划运河大观、石佛寺、望海楼等项目,打造运河文化休闲带。推进太白湖景区综合开发,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城市功能
城市配套更加完善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商贸金融、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城市配套项目,提升承载能力。推广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
民生福祉
实施保障提升计划

  实施群众保障提升计划,加强居民再教育培训,深化“精准扶贫”救助政策,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医疗、教育提升工程,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大巡防”机制改革,完成“天网工程”建设,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及时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