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给敢于应战的雷雷点个赞
2017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昱

  这两天,“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与综合格斗教练徐晓冬“跨界比武”,被徐在数秒内击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失败者雷雷在竞技场上被打得鼻青脸肿不说,舆论场上也遭遇“吊打”,不仅武术爱好者骂他“丢了武术”的脸,还有“武界前辈”出来给雷雷上课,说“习武之人就应当不喜争斗”“你应战是修为不够的体现”云云。
  “习武之人不喜争斗”,这个理论听上去很神妙,但细一琢磨挺有问题。若说修习武功的人不以武犯禁、不恃强凌弱,这是对的。但人家都“上门踢馆”,说你这一套就是花拳绣腿了,您还气定神闲地“养吾浩然之气”,不敢跟人家比划两下。这武练得有啥用呢?
  中国武术特别“不喜争斗”的传统,说起来跟它的发展史有点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晓冬对中国武术“花拳绣腿多”的批评其实话糙理不糙。中国的实用性武术,早在元代禁止民间习武之后就衰落了。明清两代,武术是靠“走镖”的镖师们发扬光大的,这些镖师跟劫道的绿林好汉们同在江湖上行走,很多甚至是同门师兄弟,当然不愿真动手伤了和气,也就是练练“套路”,骗骗买镖的客商,中国武术重套路轻实战的根在此时就种下了。到了清末,镖行纷纷破产,武师们转业到天桥上卖艺,当然更不可能真打,武术的表演性质进一步增强。
  这些特殊的历史渊源,让中国武术成为世界上最重表演的搏击技术,而且恐怕不用“之一”。
  当然,重表演未必不好,中国武术之所以能随近代影视产业的发展而世界闻名,正是沾了表演性强的光。但问题是,中国武术的享誉世界,也造成了不少“武术迷”甚至“武打戏迷”的虚骄之气,认为中国武术全世界最牛,足以吊打拳击、泰拳、空手道甚至自由搏击。而为了让这种幻想不在竞技场上被现实揍得鼻青脸肿,很多人又将镖师们当年骗客户的那套“不喜争斗”的理论发扬光大,当成了他们的免战牌。
  其实,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选择的时刻——武术到底应该沿着明清“重套路轻实战”的路线继续发展,成为一门与舞蹈、体操类似的表演运动,还是回归实战,像日本现代柔道、韩国现代跆拳道一样,被改造成一个竞技项目?应当说,无论做出哪种选择,中国武术都需要经历痛苦的涅槃,但最终都可以发扬光大。
  拒绝认清现实,只吹“中国武术牛得很”“习武之人不喜争斗”却是一种蠢行。因为它会让中国武术故步自封,错失明确自身定位的良机,最终在不伦不类中消亡,成为一种跟西方“魔法”一样,只活在《哈利·波特》之类电影中的玩意儿。
  从这个意识上说,雷雷的应战虽然输得很惨,却值得点赞。因为,这一战至少把中国武术的尴尬定位点了出来。这份勇气,比那些只会静养“修为”的同行前辈们还是高不少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