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重在共享
2017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提出组建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  
  以往各种医联体最主要的形式,是医生定期或不定期去合作医院坐诊和查房,人们普遍认为这于事无补新一轮的医联体试点,不能满足于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还应该在医联体内部形成激励共享机制。这种共享必须是真心实意的共享,是打破行政等级的共享,是确保有激励措施下的人、财、物等资源的主动共享。
  真正的共享,就要避免以大吃小,注重弥补基层的能力缺陷,打破资源按照行政层级配置的原有布局,实现资源在医联体内部的合理配置和流通。比如,三级公立大医院可以主动共享技术,主动培养基层人才,愿意共享检验、化验、影像等医疗资源,让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接待并留住病人。
  当然,解锁共享机制,还要在医联体内部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对合作各方以及病人都有利的公共利益。这需要医联体产生决策机构,代表公共利益行使调配权,对管理手段、经济杠杆、医保支付等激励方式进行配套改革。哪里需要技术、人才,就往哪里调配,并给予合理的薪酬、职业晋升空间。财政补助、设备购置、人才聘用等,也要按照医联体整体要求配置,而不是按照医疗机构的行政等级。同时,要打破医保的部门限制,由医联体统一结算,并结合多种付费办法,引导内部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患者合理就医。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考核也需要改变,应该考核医联体整体服务情况,而不是单纯考核单个医疗机构。在一个地区,不应只有一个医联体,而应该建立多个相互竞争的医联体,从而避免大医院的“圈地”行为。(摘自《人民日报》,作者李红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