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带来的启示
拿了那么多冠军,如何拍好体育片
2017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摔跤吧!爸爸》剧照
     一部之前并不被视为大热门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成为近期影市的现象级作品,影片从之前被认为票房能过亿就算胜利,到现在票房逼近4亿,而且力压多部好莱坞大片,日均票房贡献率超过55%。影片一边倒的口碑也刷爆了朋友圈,豆瓣评分高达9.2,猫眼评分高达9.8,更有人直言,“今年口碑最佳的院线电影几乎已经提前锁定了……”
  作为一部体育题材影片,《摔跤吧!爸爸》聚焦的是女子摔跤这样一个相对冷门的体育项目,影片女主人公获得的最好成绩只是英联邦运动会金牌。作为体育大国的中国,获得过那么多的世界冠军,体育题材影片《摔跤吧!爸爸》,能给中国的体育题材影片带来什么启示呢?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好的体育片
其实有市场

  体育题材影片是冷门,这对于全球影市或者中国影市而言,皆是如此。全球电影市场能够称得上现象级的体育片,在《摔跤吧!爸爸》之前鲜有耳闻。电影学者刘强表示,中国体育题材电影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国产电影中非常弱势的一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有中国电影以来,国产体育题材电影不超过百部,并且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及之前的作品,比较出名的有《女篮五号》《沙鸥》等。在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最近十多年,体育题材电影反倒更少了,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有《翻滚吧!阿信》《破风》等。”
  体育影片成为冷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制片方对这一题材影片市场前景不看好。最近几年相对知名的华语体育题材影片《翻滚吧!阿信》《破风》,票房都是刚刚过亿,整体表现一般。相对于票房的低迷,体育影片因为拍摄难度大,投资也较大,这让许多中国制片方轻易不敢触碰体育题材影片的制作。
  不过《摔跤吧!爸爸》的火爆,证明了好的体育题材影片还是非常有市场。在过去的几年,印度电影在中国影市不是热门,体育题材的《摔跤吧!爸爸》在中国首日的排片比例只有10%,票房1500万,但第二个周末,《摔跤吧!爸爸》已经凭借口碑逆袭,排片已经达到23%,日均票房也成为冠军,5月14日该片的排片比例达到27%,日均票房贡献率超过55%,远超同期的好莱坞大片《银河护卫队2》《亚瑟王:斗兽争霸》。《摔跤吧!爸爸》目前的票房接近4亿,已经创造了印度影片在中国影市的票房纪录,也创造了中国影市上体育题材影片的票房纪录,业界乐观估计影片票房将冲击10亿。
体育电影
对演员要求高

  好的体育电影,要求演员有相对专业的体育技能。陈可辛筹备多时的电影《李娜》,前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合适的演员,除了形象合适、相对出色的演技,让一个完全不懂网球的演员去主演电影《李娜》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体育题材影片对演员要求的另一个难点,是很少有演员愿意吃那么多苦去拍体育片。曾执导《激战》《破风》的导演林超贤说,拍摄体育题材电影演员受伤的可能性增加,令不少当红艺人望而却步。比如拍摄《破风》,演员陈家乐第一天就摔成骨折,窦骁一人包揽了剧组1/3的摔伤,彭于晏第一次骑职业自行车,车轮还没动就摔了一跤,赛车服被磨破一大片。“体育题材电影对演员的要求极高,为了贴近角色,演员必须进行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林超贤说,拍一部运动类电影的时间,可以拍3到4部爱情片。对于许多当红的年轻演员而言,轻轻松松拍三四部爱情片,已经可以有亿元以上的收入了。
  而《摔跤吧!爸爸》演员全程不用替身,四个主要女演员为了专业的摔跤动作训练了9个月。《摔跤吧!爸爸》最大的明星是身兼出品人和主演的阿米尔·汗,51岁的他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先是在正常69公斤体重的情况下演绎19岁的摔跤冠军,然后增重达到97公斤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接下来他又花了5个月减掉25公斤的赘肉演绎主人公另一年龄段的形象。演员的奉献与拼搏,是体育题材影片成功的前提。
体育片不必
只表现大明星

  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世界性大赛的冠军非常多,中国体育题材影片在内容的选择上,较多地去表现明星球员,或者全明星阵容去演绎。比如陈可辛正在筹备的《李娜》,影片主人公李娜就是网球领域的明星球员。即将暑期上映的体育题材影片《我是马布里》,聚焦的也是篮球明星。
  2013年由上影集团出品、美国NBA官方授权的以篮球为背景的励志年度大片《神奇》,会集的明星阵容堪称豪华,影片的演员阵容里不仅包括黄晓明、金雅中、埃里克·马比斯、郭采洁、冯德伦、黄奕、陈建州、李沁等明星,NBA篮球运动员霍华德、安东尼、皮蓬、约翰逊等都在影片中出现。但这样超豪华的明星阵容,并没有让体育题材的《神奇》引起什么反响,票房和口碑两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相比较而言,《摔跤吧!爸爸》在主演和故事原型方面都算不上“星光灿烂”。《摔跤吧!爸爸》最大的明星是身兼出品人和主演的阿米尔·汗,但对于中国观众特别是之前不太关注印度电影的观众而言,仅仅靠阿米尔·汗的影响力不足以让这部片这么火。在运动员原型方面,影片女主人公获得的是英联邦运动会女子摔跤的冠军,做一个不一定太准确的类比,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这个级别的冠军,不会少于一千个。
  星光并不耀眼的《摔跤吧!爸爸》,靠的是完美的类型片故事,以及普通人的悲欢、爱国主义的激情、女性平权主义的精神。靠故事,而不是单单靠明星,甚至不仅仅靠体育比赛画面,这是《摔跤吧!爸爸》给中国电影的一大启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