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杯”的舞台上,他们的执着与热情感染每个人
虽有斑白两鬓,热情依然高涨
2017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年选手有着出色的发挥。
  老年选手有着出色的发挥。
  老年选手有着出色的发挥。
     在本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济宁海选现场,有一些胸怀梦想的“大龄”朗诵爱好者们。他们虽已白发苍苍,但对朗诵、创作的热情却不输给任何年轻人。他们的那份执着与热情,感染着现场每一位选手、评委以及观众。

  
68岁的她抒发
淳朴生活的真挚

  “天生一对地成双,白发夫妻迎朝阳,野菜鲜美根粗壮……”比赛现场,68岁的王桂荣朗诵了自己和老伴一起创作的组诗《老树新芽》。
  王桂荣有双擅于发现的眼睛,以生活为土壤创作诗歌。“春天时候,我和老伴手牵手去野外挖野菜,我们俩就一起创作了这首诗。”王桂荣写诗二十余载,创作和朗诵让她心态更加年轻。现在老伴受她的影响也爱上了诗歌,和她一起创作诗歌。王桂荣笑着说,即使岁月摧残了他们的容颜,染白了他们的鬓发,也会一起创作诗歌。
  68岁母亲来参加比赛,老人大女儿孙松花专门从鱼台赶来为她加油威。“我妈第一次参加朗诵比赛,太紧张了,不过重要的过程和经历,结果并不重要。”孙松花说。
唱着歌登上台
老将轻松进复赛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的春天……”62岁的李晓康《唱着北国之春》登上舞台。他要朗诵的作品是《沁园春·雪》。头发花白,但精神抖擞的他,声音特别浑厚,刚一开口就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力。
  李晓康早上5点起床早早从金乡坐城际公交赶来济宁参赛。“特别喜欢朗诵,从年轻时就喜欢,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会朗诵,一直坚持到现在。”老人称,报名参赛后,一个多月前就准备好了比赛作品,每天都会练习。
  多年的底蕴加上充分的准备,老人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12日上午成人组比赛,有6名选手直接晋级复赛,李晓康就是其中之一。“能够直接晋级非常高兴,回去我会好好准备下一场比赛。”老人笑着说。
71岁“老戏迷”
戏曲中领悟经验

  “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要变到所能达到的最好,犹如瓜果成熟,焰火腾空,舒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71岁的李敏英登上舞台,深情而又舒缓地朗诵着《变老的时候》。
  朗诵中,台上的李敏英时而迈着轻缓的步伐、时而伸展手臂,像是唱戏一样在表达着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心中的情感。原来,这位台风稳健的老人是个戏迷。“我喜欢听戏,也喜欢唱戏,尤其是山东梆子,今天的朗诵语调是我感悟出来的,从戏曲中汲取了很多经验。”
  “我报名参加了朗诵比赛,家里人非常支持,73岁的老伴陪我过来的。”李敏英说,现在她很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用感恩的态度面对每一天。
  本版稿件采写:融媒中心全体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