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红”的清晨6点 
两年讲解近10部国学经典吸引学员近1600人
2017年06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员们的同学会上,李文文向学员讲授儒学。(资料片)
     2011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担任曲阜一餐饮集团副总经理的李文文与传统文化结缘,从此后她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四年多时间里,她自学《论语》、《大学》等多部国学经典,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了她,并将她锻造成一名国学爱好者。2015年底,李文文发起了“黎明即起,读圣贤书”活动,通过线上音频直播软件,每天早晨6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国学经典;同时,她在曲阜发起成立“公益读书会”,为国学爱好者义务讲授国学。截至目前,已有近1600名学员参与到李文文的读书活动中。 

  本报记者 姬生辉
见习记者 马云雪
通讯员  梅花      

与传统文化偶结缘
自学多部国学经典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们要开始读书啦……”12日清晨6点,李文文端坐在家中的书房内,将手机上的“掌门”音频软件打开后,进入了“黎明即起,读圣贤书”的直播时间。“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句经典:见死不更其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我们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要急于追去眼前的回报和利益……”半个小时的直播中,不断有学员在直播间留言、点赞。临近直播结束,直播间显示在线人数1506人。 
  在直播间内,学员们亲切地称呼李文文为“文老师”,这个称谓也是李文文最喜欢的。34岁的李文文并非科班出身的国学研究者,在校学习经贸管理专业的她,17岁便进入济宁一家大型酒店工作,服务员、办公室文员、办公室主任,2011年她成为曲阜东方儒家花园酒店集团的副总经理。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儒学大会在孔子研究院举行,负责会场组织的李文文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在会场服务。“大会吸引了全球200多位国学专家,围绕‘儒学的普世价值’这一主题,专家们提出了很多观点。”连李文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对传统文化入了迷。 
  “现实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职务的升迁、技能的精进,却恰恰忽略了精神的回归。”李文文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传统文化,“早上5点准时起床背诵国学经典,晚上仔细品味和查阅资料。”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她自学了《老子》、《论语》、《春秋》等多部经典著作。 
  大量的准备工作后,2015年12月3日,李文文发起了“黎明即起,读圣贤书”的活动。并通过一手机音频软件,建立了直播间。“选择清晨6点直播,6点半结束。主要是充分考虑不耽误大家的工作时间,同时也倡导大家养成一个早起学习的习惯。”李文文主动做起讲师,她每天从国学经典中挑选一个主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大家听。刚开始的时候,直播间学员仅20多人,在她用21天的时间讲完《大学》时,学员数量已经达到了200多人。 
学员数量超1500人
经典魅力潜移默化

  每天短短半小时的直播背后,是李文文辛苦的付出。发起“黎明即起,读圣贤书”的活动后,李文文将家从济宁搬到了曲阜,她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到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课程准备上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国学经典的权威解释,李文文的授课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的认可。截至目前,李文文已经讲授完《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等近10部国学经典,固定学员数量更是超过了1500人。同时,她还组织了公益读书会,每天早上7点45分开始,用35分钟的时间为曲阜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义务上课。
  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深深影响了学员们,并在他们的为人处世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0岁陈东(化名)是河南的一名农民,他曾向李文文倾诉,日子越过越好,他却感觉精神迷失了。“过年时,村里人都在比谁家的鞭炮响,谁燃放的烟花多,认为这样才有面子。”通过一年的学习,原本农闲时喜欢打打麻将的陈东到乡镇的小学做起了志愿者和义务国学老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