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想通了”
李显龙结束对华访问,肯定中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2017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16日,访华前的李显龙在接受采访。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9月21日结束访华行程回国。当天他在厦门对此访进行总结时说,中新关系平稳向好,新加坡应时时了解中国的最新动态,从而向前推进双边关系。而在李显龙本次来访之前,中新关系刚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冷淡期。李显龙此次来华访问被很多外媒解读为新加坡“想通了”。
  “不只稳定还良好”
  李显龙21日在厦门结束三天对华访问前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被问及中新关系经过去年的风风雨雨后现在是否已翻过了一页时,他回答说:“我认为双边关系是稳定的,不只稳定,还处于良好状态。”他表示,中新高层今年以来频密互访,显示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报道称,李显龙过去五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到访中国,他对中方的高规格接待表示感谢。他说:“我会见的领导人都很希望能改善双边关系,他们对双边关系给予积极评价,并希望能做得更多,因为他们认为双方的利益和整体目标基本重合。”
  谈到两国应如何展开与时俱进的合作时,他表示,两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都顺应了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两国政府的合作也超越了传统的经济领域,进而延伸至社会管理、领导力、司法与法律等。
  他希望两国的商业联系也能进一步加强,鼓励新加坡企业进军中国任何有潜力的市场或领域。他说:“(两国合作关系)不是一个单一的总蓝图,而是在很多不同的领域和层面,我们都在探索。”
  他表示,中国发展迅速,新加坡应了解中国的最新动态,看到中国的新商机。他此行除了与中国领导人会面之外,还特地去参观北京中关村一家计算机视觉技术公司,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如何被应用在安保、金融服务等方面。
  报道还称,在区域合作方面,新加坡目前是东盟与中国关系协调国,明年将是东盟轮值主席国。李显龙表示,中新都希望可以展开建设性的合作关系,携手带动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另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李克强总理19日与李显龙总理会谈时强调,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方希望并支持新加坡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和明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继续为中国-东盟关系和东亚合作发展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来访时机很特殊
  2018年将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五周年。新加坡当下正是中国-东盟的协调国,明年将是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李显龙总理此次访华行程中,各界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李显龙访华前,中新关系被认为刚刚经历了一轮“低谷期”。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新加坡并非南海争端国,却明确地表达了对南海“仲裁”结果的认可。先是2015年,在美国强势介入南海之际,新加坡也顺势加强了与美军的军事协作;同年6月,在云南玉溪举行的东盟特别外长会议上,由于东盟在谈到南海议题时,对“法律与外交程序”作了强调,作为主持的新加坡外长便没有出席记者招待会;而随后的8月,李显龙访美时,又再次重申了对南海“仲裁”结果的认可。可见,在这一问题上,过去新加坡的做法,直接“倒”向了美国。
  对此,中国的态度也毫不含糊。2017年5月的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就被曝“未向李显龙发出正式邀请”。此外,2016年11月,中国香港海关扣押了新加坡“星光部队”在中国台湾训练使用的9辆步兵战车,并决定向马来西亚海军出售4艘战舰。
  不过,尽管双方在个别事件上存有一定分歧,但总体保持了较为友好的关系。至少,中方从未公开批评过新加坡领导人。正如新加坡媒体所说,虽然过去两年,李显龙未对中国进行高规格的“国事访问”,但李显龙对中国的工作访问从未间断,在一些国际多边场合,也与中国领导人有着积极的交流。
  在此背景下,李显龙此次正式访华,吸引了各界的关注,境外媒体也在揣测,两国关系将要“重回正轨”,还有的称,这次访华是新加坡“想通了”。虽然这样的表述并不十分准确,中新两国的关系其实从未脱离正轨,但李显龙的正式来访和对中新关系的高度评价,显然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味。
未来合作前景广
  有分析认为,在中新两国关系再度回暖之后,双方开展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摆在眼前的是,明年,新加坡将成为东盟的轮值主席国。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于两国乃至整个东盟集团都十分重要。
  其次,李显龙这次访华,带来了很多经济合作上的议题。李显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提到了“一带一路”,“去年,中国针对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的资产中,新加坡占三分之一”。而针对新隆高铁(新加坡-吉隆坡)项目的建设,他也欢迎中国企业拿出优质的竞标方案。“我坐过两次中国高铁,非常方便,很平稳,很舒服。”
  不仅如此,在李显龙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亚洲区域合作与发展新的动能。新加坡曾大力支持美国主导的、未包含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宣布退出TPP以后,新加坡又表态支持由东盟发起的、包含中国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于中新两国来讲,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及推动两国自贸协定的“升级版”、政府间合作项目的持续发展都是接下来双方务实合作的重点。
  目前来看,在“不确定”当道的国际形势下,中新两国有着显著的共同战略利益,而这使两国有可能超越它们之间的分歧。
  综合澎湃新闻、新华社、海外网等报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