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话外
中美元首八次通话背后
2017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18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这是自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以来,两国元首之间的第八次通话,也是特朗普上任以来双方的第七次通话。
  自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至2017年1月奥巴马卸任美国总统,3年零10个月内“习奥”总共通话8次,而特朗普当选后至今的10个月里,“习特”之间就进行了8次通话,如此高频率在中美两国元首交往中前所未有。
  中美高层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及时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协调,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之一,不仅对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可或缺,也对维护全球和地区局势稳定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赵恩霆

  10个月8次通话
  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的第一次直接联系,要追溯到2016年11月8日美国大选投票结果出炉,确定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
  北京时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致贺电。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进行了首次通话。通话中,习近平强调,中美需要合作和可以合作的事情很多,且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特朗普对此表示赞同,称中国是伟大和重要的国家。这次通话中,中美元首同意保持密切联系,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并早日会面。
  不过,从竞选期间到当选之后,特朗普不仅在经贸领域指责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偷走”了美国的就业岗位,更以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45%高关税相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还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甚至公开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特朗普诸多对华强硬表态,导致他还未上任,中美关系就已阴云笼罩。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职后不久恰逢中国春节(1月28日),但直到2月8日他才致信习近平主席,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
  好在2月11日元宵节前一天,中美元首第二次通话。特朗普强调,充分理解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称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至此,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空的阴云开始散去。
  “习特”4月12日第三次通话时,已是习近平主席访美举行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之后。海湖庄园会晤不仅增进了中美元首的相互了解,也在“习特”之间建立起良好工作关系,更重要的是双方确定了中美外交安全、全面经济、执法及网络安全、社会和人文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达成推进经济合作“百日计划”的共识,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开端。
  仅仅12天后,“习特”4月24日第四次通话。通话中,中美元首首次谈及特朗普年内访华事宜,同时透露两人将再次会面。
  G20汉堡峰会前,习近平主席7月3日应约第五次与特朗普通话,双方同意在汉堡举行会晤。
  8月12日,习近平主席应约第六次与特朗普通话,彼时中美首轮外交安全对话和全面经济对话已顺利举行,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取得早期收获并升级为“一年计划”。
  随着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级,朝核问题始终是中美元首通话的重要内容之一。朝鲜9月3日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后,9月6日,习近平主席应约第七次与特朗普通话,这次双方沟通的重点就是朝鲜半岛局势。
  9月18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第八次通话,这回特朗普首先表示,两国元首保持密切接触和良好工作关系令人满意,十分期待即将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习近平则就美国连遭飓风袭击向特朗普表示慰问。
高官沟通级别提高
  特朗普当选和上任以来,两国元首通话频率之高在中美元首交往史上前所未有。
  以奥巴马时期为例,奥巴马2013年1月开启第二任期后,于同年3月14日与习近平首次通话,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由此“习奥”建立起电话联系。
  不过,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的第二次通话是在近一年后的2014年3月10日,主要话题是因克里米亚欲公投入俄而升级的乌克兰危机。同年7月14日,“习奥”第三次通话商定奥巴马11月来华出席APEC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5年是“习奥”通话频率最高的一年,双方分别于2月11日(互致新春问候,奥巴马邀请习近平9月访美)、7月21日(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之后,习近平确定9月对美国事访问)、12月11日和14日(气候大会期间协调立场,促成巴黎协定达成)进行了通话。
  “习奥”最后一次通话是在2016年2月5日,双方互致新春问候,并就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同年9月初,奥巴马第三次访华并出席G20杭州峰会。
  相比之下,不仅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的通话频率高,两国外交和安全高官的互动级别也明显提高。
  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12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曾在访问墨西哥时过境纽约,会见了候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等特朗普团队高官,是中方高层官员与特朗普团队的首次直接接触。
  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后,杨洁篪2月3日应约与弗林通电话。同月21日,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首次通话,实现两国外交事务最高级别官员沟通。同月27日至28日,杨洁篪访美,在白宫与特朗普短暂会面,并与白宫高级顾问库什纳、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接替弗林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麦克马斯特、国务卿蒂勒森等美方高官会谈。
  杨洁篪此访除了直接与美方外交和安全团队对接,更重要的是为中美元首会晤铺路。4月2日,杨洁篪与蒂勒森再次通话,在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前夕进行最后协调。
  杨洁篪与蒂勒森在4月16日第三次通话,重点在于落实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确定的4个对话机制。中美举行首轮外交安全对话前一个月,杨洁篪与蒂勒森于5月20日第四次通话协调筹备情况。
  8月以来,特朗普年内访华的准备工作成为中美双方团队的重中之重,这也是8月23日杨洁篪与蒂勒森第五次通话的主要内容。9月12日至13日,杨洁篪再次来了一回“过境外交”——利用访问牙买加和西班牙的两天“间隙”,在华盛顿与蒂勒森、麦克马斯特和库什纳会谈。
  大国外交更自信
  奥巴马2009年刚上任时,曾创下一个纪录——他当年11月15日至18日首次访华,是首位就任一年内访华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就职后,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就访美与特朗普举行海湖庄园会晤,创下美国新总统上任后中国国家主席访美的最快纪录。
  有报道称,特朗普最快预计今年11月访华。由于目前双方仍在积极准备中,确切访问时间尚未确定,不知“逢奥必反”的特朗普是否会打破奥巴马上任后的最快访华时间纪录。
  “习特”8次通话中,不断强调保持经常性密切沟通的重要性。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美关系,加强战略沟通和政策协调,减少和避免误解、误判一直是重要任务,尤其是在特朗普当选后曾在多个议题上对华释放强硬信号的背景下,中美高层直接沟通更加必要。
  如果说4年前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开启了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那么今年成功举行的海湖庄园会晤,则成为中美关系“重装升级”的新起点。除了两国最高层的直接联系,中美经常性对话合作机制也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
  历次“习特”通话中,尤其关注今年以来不断升级的朝鲜半岛局势。两人的第七次通话重点谈及此事,特朗普表示,美方重视中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愿加强同中方的沟通,尽早找到解决朝核问题的办法。在美方不断动用航母、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等战略威慑力量施压朝鲜之际,中美元首沟通也是在避免美方误判地区形势。
  另外,特朗普上任后中美元首电话沟通次数显著增多,或许也与特朗普强势的个性、“政治新人”的身份,以及他倡导的凡事“美国优先”的原则有关,双方只有及时和直接沟通才能迅速协调立场。
  中美高层互动较以往更突出的一点是,中国在其中的作用更趋主导地位,而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外交近五年来主动出击、有所作为、重回世界舞台中心后的大国自信。
  2013年以来,中方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成立亚投行,在不同多边场合阐释中国的安全观、发展观和义利观……
  2014年中国主办APEC会议,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2015年举行“9·3”阅兵、力主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显示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姿态;2016年G20杭州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成为G20机制从危机应对到长效治理转变的节点,也是中国从为世界经济做贡献到提供“中国方案”的节点……
  中国正成为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关键角色,世界更期待听到中国声音,这一趋势之下,今后中国将在中美关系中更加积极主动,两国高层互动会更加密切,形式上可能也会更加不拘一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