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17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
树才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从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月亮,到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米拉多桥,从凝练清澈的日本俳句,到印度大哲泰戈尔恢弘优美的诗篇……作者通过讲述古今中外代表性的诗歌之美,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心灵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救命:明清中国的医生与病人》
涂丰恩 著
商务印书馆
  出于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和省思,作者将目光投向历史,希望为当下医患关系的改善寻求历史的镜鉴。本书以明代吴楚和孙一奎两位医生的从医案例记载为主线,融汇诸多文字史料,试图为读者还原明清时代的医患关系。

《中国文物常识》
沈从文 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沈从文在文物文化史方面的成就绝不低于文学上的成就。本书涵盖古人的穿衣打扮、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化生活、工艺美术等内容,具体到古代玉石、陶瓷、玻璃、镜子、漆器、车乘、扇子、刺绣、服饰、狮子、龙凤及鱼的图案等的演变和发展。

《回来》
孙中伦 著
台海出版社
  2015年夏天,21岁的孙中伦决定中断学业,从美国波莫纳学院休学一年,回中国打工。他到过东莞、大理、定西、苏州、北京、成都,做过流水线工人、民宿招待、初中老师、新媒体编辑、寺庙居士、漆器厂学徒。本书记录的不仅是他一路的见闻,还是他对外部世界的探寻、对社会历史的思考。

《深入北方的小路》
[澳]理查德·弗兰纳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澳大利亚战俘修筑“死亡铁路”的故事。澳大利亚医生多里戈·埃文斯在战俘营抢救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友的同时,满怀爱情,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一个女人的来信,他的一生因此而改变。

《七声》
葛亮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北鸢》中的主人公文笙和仁楨,后半生的故事在《七声》中有了完整结局,同时也引出了他们的孙辈毛果。小说以毛果的视角,记录下他身边七个普通小人物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较量,表现了时代变迁中,普通百姓的无奈与挣扎。

《腹地的构建》
[美]彭慕兰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为什么蓬勃的经济增长总发生在沿海核心地区,而内陆一直维持着贫困的面貌?本书中,作者对1853—1937年间中国北方区域的“经济之死”做了意义重大的研究,描绘了华北内陆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等一带当时的社会情形,涉及金融、农作、交通、税收等。

《为什么我们会上瘾》
[美]迈克尔·库赫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烟瘾、酒瘾、手机瘾、购物瘾……为什么会成瘾呢?在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库赫看来,“所谓成瘾,不关乎道德,而是大脑在作祟”。科学了解成瘾行为,无疑会让人们拥有更多的理性,拒绝和远离导致成瘾的物质与环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