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的美丽传说
2017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庞瑞贞
  竹山,应算是诸城的一座名山。
  “五一”小长假期间,原《山东文学》主编王良瑛先生和作家岳南先生回了诸城,提出来要到“竹山文院”看看,我当即做了安排。他们在竹山活动期间,我用手机照了些相,顺便选择了几张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之后就不断有朋友问我,这是在哪里照的照片,怎会有如此旖旎的风光。我跟他们说,这是我们诸城的竹山。
  上个周日济南一个做园林的朋友想来竹山看看。我领着他们先看了“竹山文院”,又沿着一条幽僻的小道上山。当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眼前一下子亮了。前面竟有一片一片蓝色的花儿和白色的花儿。那蓝白花儿相映,衬着葱绿的底子,蓝色蓝得竟是那么的令人安然,白色白得竟是那样令人心洁。我们都惊呼,不约而同地走近它们。蓝花儿的叶、梗似艾蒿,花冠深蓝,开五瓣,每枝四五朵,亭亭地立着,恬淡安然。白色的花儿叶似蕨草,花似碎菊,淡雅芬芳。我们竟在那儿流连忘返。
  朋友回济南后,隔了四五日又给我打来电话,说回家之后老是忘不了那一片一片蓝花儿和白花儿,“能不能上山挖几棵,包装好邮过来,栽在我楼下的小院子里。院子中间一条小道,左边栽蓝花儿,右边栽白花儿。我就坐在门口看着它们好好地长,直长得满满一院,一片白一片蓝。”我说好主意。
  周六上午,我备好了小铲子、塑料袋,用塑料桶装了水,驱车到了竹山。顺着那条小道,找到了山腰间的那几片蓝花儿、白花儿。选了几棵生长茂盛的,慢慢浇上水,等水润进了土壤,便小心地挖开了周边的土。
  这时从小道的另一端走过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看到我在吃力地挖,就站在跟前看。我忽然想起还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凭直觉认为老大娘肯定是这山里人,一定知道这花的名字。问后,大娘说,这蓝色就叫蓝花儿。我又问,这白色的呢?她说,我们就叫它白花儿。我说怎么会有如此简单普通的名字?老大娘疑惑地看着我说,这名字不美吗?我们觉得这是最美的名字。我茫然地点了点头。
  老大娘问,你挖了做啥?我说,这花太美了,想挖回家去栽着。她说,栽不活的。这蓝花儿、白花儿是我们竹山上独有的。你见过别的山上有吗?我摇了摇头。她说,你肯定不是我们这附近的人。这里的人都知道这些花儿脾气倔着呢,就恋着这座山,哪里也不去。
  老大娘说,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一只雪白雪白的兔子,有很多人都看见过,却从来没有人近过它的前,据说那是山神的化身。它一年四季山前山后保护着这片山,使树木茂盛,山花烂漫,小草柔美,山泉甘润。有一年初春,山下有两个不懂事的后生,到山上来玩,看到漫山遍野的黄草,就点燃了它们。大火先燃烧了荒草,又引燃了树木,只烧得树木无存,山石炸裂,漫山焦土。两个后生也葬身火海。周围的村民只好跪在山下望山垂泪。这时,就看到那只雪白的兔子,从一个山洞里跑了出来,环绕着焦黑的山根往山顶奔跑。当它跑到山顶时忽然化作一道巨大白光,嗖地飞上了天空,它越飞越高,越飞越高,一直飞到天上,然后,猛地一挥手,只听哧啦一声,就扯下了一片带着白云的蓝天。它拎着这片蓝天飘呀飘呀飞了下来,快到山顶的时候,一挥手披在被烧焦的山上。刹那间,烧焦的黑山长出了小草,长出了幼树,那蓝天就变成了蓝花儿,那白云就变成了白花儿。这只兔子却因为耗尽了元气,闭上眼安详地死掉了。所以,我们竹山周围的人,对蓝花儿和白花儿心里装着敬畏,花儿再美也不会挖到自己家里。
  我听到这里,脸红了,将挖开的山土用手小心翼翼地重新捧了回去。
  美丽竹山,我懂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