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长大,才能享受考试的乐趣
2017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奥塔哥
  最近,我身边年初报名参加各种兴趣、技能培训的朋友们,陆陆续续迎来了资质考试和竞赛测试。身在上海的大学同窗,晒出了自己考日式小原流花艺师的身影;北京的发小,则是在下班后的健身锻炼中,努力考取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的会员资格;就连我自己,也在学习葡萄酒烈酒的品酒师证书之余,组队参加了一次葡萄酒的盲品比赛。
  那是中国葡萄酒盲品大赛济南分赛区的选拔赛,每支三人的队伍,要在全无提示信息的状况下,凭借对酒款香气,风味的感受和葡萄酒知识分析,判断出品尝酒款的品种、产地和年份。
  虽然考题变成了一杯芳香可口的葡萄酒,但其中的焦虑、刺激、压力,绝不亚于面对一张写满考题的考卷。我和队友们不仅紧张到额头出汗,甚至紧张到争执。在答案和成绩揭晓的一刻,我甚至能感到自己在微微颤抖。
  这种景象,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高三和大四的时光,如今已成职场“老鸟”的我们,哪一个不是从当年考卷做遍,考分接近的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幸存者?
  只要是考试,总是和输赢关联。有了功利心,紧张、压力、竞争这些负面情绪也便随之而起。作答无力的沮丧,落后于人的挫败,都很难让考试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就像本周影院里最火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便巧妙地选择了作弊这个又痛又痒的考试心理说事,唤起了国人对考试这个人生话题的回忆。
  在猫眼、豆瓣的影评里,随处可见观众们情不自禁为电影里作弊成功喊好的评论,可见我们是有多痛恨考试。
  只有无关利益和功利,纯粹发于热爱,开始于坚持笃定的考试和比赛里,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就像我朋友圈里一位四十多岁还和中学生一道去考古筝五级的大姐,丝毫不感羞赧,反倒觉得这是对自己数年业余热爱和自发学习的一种肯定,“跟我的小同学一起去上考级辅导课,在拥挤的走廊过道上等待自己考试的时刻,仿佛经历了一场自己从未体验过的青春。”
  看着大姐双眼里闪动的充实与满足,我有点遗憾没有给盲品比赛中的自己留下几张照片,我想那时的自己,也是一样充满欢乐与激动。
  说起来,能视考试如反掌观纹的,北宋的章淳绝对算一号。即使是在科举选拔已然严格到“五十少进士”的宋朝,章考神22岁时第一次参加科考就考中了进士,但因为同族的侄子名次比自己高,愤而回家继续复习。三年后再下科场,拿到了全国第五的名次,然后一路平步青云官至宰辅。
  现实生活中,天资平庸的我们,都是在一次次胜负难料的考试里奋力前行,靠努力和一点点运气尽力走得更远,只有在中年放缓脚步时,才能慢慢平复此前紧绷的心情,偶尔回望一下步步惊心走来的考试路程,在放下功名利益后,咀嚼出考试的乐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