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庙镇850名建档立卡老人领到“孝心养老金”
2018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人领到“孝心养老金”。
     本报3月21日讯(通讯员 于涓) 71岁的丁桂富拿着存折来到农商银行,领到了第一季度发放的钱,开心得合不拢嘴。丁桂富拿到的这笔钱在韩庙镇叫做“孝心养老金”,每季度第一个月,村孝心养老理事会都会准时将这笔钱存至老人账户。
  据了解,韩庙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6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850人,由于一些家庭子女赡养意识不强,以及老人年龄、身体等原因,导致了部分老年人生活水平偏低。如何改善这个群体的生活条件,助力精准脱贫成为韩庙镇考虑的重点。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考察之后,韩庙镇正式启动孝心养老行动。“起初,我们对困难的预估非常充分。先召开动员大会,然后召开党员会,充分发动村内党员与村两委成员,每个人都是宣传员,向每一位村民解释清楚孝心养老的政策,最后资金的收缴非常顺利。”镇人大主席白俊胜介绍,“从孝心养老行动理念的提出,到全镇全面推广,只用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
  孝心养老金由子女赡养费和镇奖补资金两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针对建档立卡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子女状况不同,韩庙镇分类施策:子女不是贫困户的,为每位老人按每人每月既定标准缴纳一定赡养费;子女是贫困户的,原则上赡养费减半。全年赡养费每年1月份一次性缴纳。在此基础上,对于有子女赡养的老人,镇政府发放奖励金进行鼓励;对于无子女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孤寡老人,镇政府每人每月给予一定补助(敬老院除外)。“资金不多,目的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白俊胜说。而每位子女的赡养费缴纳情况,也会在村公开栏进行张榜公布,宣传先进、激励后进,让孝心养老行动的推广工作事半功倍。
  为了对孝心养老金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增强村民对孝心养老金的信任度,各村成立了孝心养老理事会,负责农村养老资金的收缴、管理、发放和镇级奖补资金的发放。被赡养人与村委会签订授权委托书,并与每位子女签订赡养协议书,在保证赡养费按时缴纳的同时,也提醒子女从精神上关爱老人,定期去看望老人。
  一直与贫困户打交道的扶贫办工作人员表示,孝心养老行动的推广使村民与村“两委”、镇工作人员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以往在村里做工作,多是布置、收缴。而孝心养老行动完全是我们为村民服务。村民对我们的认可度得到提升,其他工作也变得便于开展。”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在工作中自然地树立了起来。 
  “以往孩子们工作忙,只是偶尔问问我是不是缺钱花。如今有了孝心养老金,村里还成立了孝心养老理事会,孝敬老人在每家每户都成了习惯,到了日子,不管孩子孝顺不孝顺,干部都帮忙操着心,生活咋能不好?”丁桂富说。丁桂富有3个女儿,年岁已高的他身体健康,女儿经常回家探望,看着儿孙绕膝、生活不愁,老人心里总有着说不出的美。
  短短时间内,政府、家庭合力孝老爱亲的新风气逐渐形成,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传统美德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模式新探索在韩庙镇开花结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