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棚改项目带来美好生活
高楼平地起,新学校在崛起
2018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建虎对新家充满期待。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建丽

  “看着临近村开始拆迁了,我有点着急,咋还不到我们村呢?”菏泽东安社区秦海村的村民杨勇这样说。村中道路不平,而且一下雨,下水道的污水就往外溢,他期待着棚改,盖楼房修大路。去年9月底,终于等到征收他们村,杨勇带着期待签了征收协议。如今牡丹区一栋栋高楼平地起,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一所所学校在新建……菏泽棚改正改变着牡丹区,给老百姓带来美好生活。
安置房与商品房
一视同仁
  在学林嘉苑小区,齐鲁晚报记者看到,工程主体已经基本完工。碧海置业有限公司副总马艳丽介绍,项目一期征收了220户,9栋住宅楼,其中有3栋是安置房,目前2栋已经完工。
  “安置房的用材和施工都是和商品房一样,比如莱钢济钢等,而且在位置和进度上,我们更大限度地倾向于安置房。”马艳丽指着最南边的楼房说那些即是安置房,前面没有楼房遮挡,可以得到更多阳光,他们先行建设了400多套房源,优先供220户安置房市民挑选。
  60岁的庞继莲是马堤口社区的居民,2016年开始征收,她告别了居住30多年的老平房。庞继莲说,选房子那天特激动,她选了3套房子,和孩子们既离不远又有各自的空间。
  据介绍,每个棚改项目在征收补偿方案制定过程中,牡丹区广泛征求干部群众代表和居民的意见,采纳居民合理意见建议。将棚户区改造规划方案、征迁政策、补偿安置标准等向群众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疑虑。
学校、道路一并建好
  “等我孙女上小学时,正好可以在小区内就读,接送起来便利又安全。”中岳社区的居民李进保这天又来绿地花都国际工地转转,看着一栋栋林立的安置房,一想到离入住越来越近,他乐得合不拢嘴。
  绿地花都国际总经理顾仁强告诉记者,为满足居民入学需求,项目规划建设一所18班制幼儿园,36班制小学及9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形成1个社区3所学校的教育配置。目前规划小学教学楼主体已经完成封顶,正积极推进学校签约工作,保障区域内适龄儿童有学可上,就近入学,预计今年6月份可交付牡丹区教育部门。
  正如孙爱军书记在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工作会议中曾强调的:棚户区改造有利于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有利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项目内部青年路贯通工程自2017年已经开始动工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通车,内部建设中山路,建成之后将连接牡丹路与解放大街,缓解中华路交通压力,为以后市民出行创造更便捷的交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